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箬 岘 东 池 唐 /白 居 易 箬 岘 亭 东 有 小 池 ,早 荷 新 荇 绿 参 差 。中 宵 把 火 行 人 发 ,惊 起 双 栖 白 鹭 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火(bǎ huǒ)的意思:点燃火焰,引申为激发情绪或引起争端。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火行(huǒ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有火焰燃烧的样子,也指事物迅速发展、蓬勃兴盛。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鹭鸶(lù s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潇洒自如。
双栖(shuāng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动物可以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注释
- 箬岘亭: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中的地点。
小池:小型的池塘。
绿参差:绿色错落不齐,形容植物生长的状态。
中宵:半夜。
把火:手持火把。
行人发:行人行动,出发或行走。
惊起:惊动并使其飞起。
双栖:两只鸟在一起栖息。
白鹭鸶:一种白色的水鸟。
- 翻译
- 在箬岘亭的东边有一个小池塘,早生的荷新鲜而细长,绿意参差不齐。
半夜时分,有人点燃火把行走,惊起了正在双栖的白鹭鸶。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清新月光下的悠闲情怀。
“箬岘亭东有小池”,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背景。箬岘亭是古代的一处建筑,可能位于山野之中,而“亭东”则指该亭以东的地方,藏匿着一片清幽的小池水域。
“早荷新荇绿参差”,描绘了春日新生的藕草(即菰或荇菜)生长在小池边的景象。这里,“早”字指的是春天,新生的事物;“荜”是一种植物,常生长于水边,而“绿参差”则形容这些新生的藕草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绿色。
接下来的两句:“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展示了诗人夜晚的一段经历。其中,“中宵”指的是深夜时分;“把火”可能是指诗人在夜里点燃灯火,这里的“行人发”则有几种解释,一说是指火光映照到人的头发上,另一说可能是指烛光摇曳,使得周围的人影也跟着移动。紧接着,“惊起双栖白鹭鸶”,诗人用灯火的动静惊扰了栖息在水边的白鹭(一种水鸟),它们被突然的光线吓飞,展现出夜色中的一幕生动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物和深宵人事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舍利弗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
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缑山西峰草堂作
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
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
顷来阙章句,但欲閒心魂。
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
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
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
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
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
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