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八达岭》
《出八达岭》全文
金 / 刘迎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山险略巳出,弥望尽荒坡。

风土日巳殊,气象微沙陁。

我老倦行役驱车经过

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

作诗无佳语,以代劳者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代劳(dài láo)的意思:代替别人做事或完成任务。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寒地(hán dì)的意思:指寒冷的地方或环境。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佳语(jiā yǔ)的意思:美好的言语或赞美的话语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弥望(mí w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无边无际,望不到边际。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山险(shān xi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难以通过。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迎在金朝时期,途经八达岭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通过对山势、风土、季节变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风貌。

首句“山险略已出,弥望尽荒坡”描绘了八达岭山势险峻,视野所及之处皆是荒凉的山坡,营造了一种苍茫辽远的氛围。接着,“风土日巳殊,气象微沙陁”进一步点明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特点,暗示了边塞之地与内地的不同,以及可能存在的艰苦生活条件。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旅途劳顿,却不得不在此处经过的情境,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疲惫的情绪。接下来,“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描述了季节更迭,但土地因寒冷而少有作物生长的景象,反映了边塞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最后,“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切,虽然自己不愿停留,但仍为他们的生活状况感到担忧。诗人在结尾处自谦“作诗无佳语”,以“以代劳者歌”结束,意在通过诗歌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之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作者介绍
刘迎

刘迎
朝代:金   生辰:约1144—1180

刘迎(约1144—1180)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猜你喜欢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十六潜虬洞

阴森石欲搏,曲跃津难渡。

欲留不敢留,一去一回顾。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三十

出家夙世缘,抛官丈夫事。

合眼四十年,裁能识吾弟。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六

宗门伎俩尽,支离作曹洞。

何似无心人,棒渴两不用。

(0)

嘉则长卿复以五言绝句二十首博和有如乐府者有如咏史者漫为倚答当更许我事不许我情也仰山师云神道则不无佛法须还老夫在一笑·其十三青冢

明妃死时身,一帝两单于。

不知冢头草,为谁长不枯。

(0)

过陆震卿大行读书处有赠

过君读书处,破壁侵菰芦。

不厌饥时麦,难挑旱后蔬。

沈沦诗更好,飞动意能无。

莫以鹬冠聚,尤深鱼服虞。

时清宁任侠,宦薄且为儒。

但使星文就,君王自按图。

(0)

故人卓澄甫光禄补官北上过金陵饮官舍赋此送之且订留署之约

颠倒欣相命,翻飞不自胜。

词人武林社,天子大官丞。

醉态倾嵇叔,高标愧李膺。

望迷金掌露,坐莹玉壶冰。

我自难燕市,君应乞秣陵。

莫嫌留署冷,官酒尚如渑。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