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代劳(dài láo)的意思:代替别人做事或完成任务。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寒地(hán dì)的意思:指寒冷的地方或环境。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佳语(jiā yǔ)的意思:美好的言语或赞美的话语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弥望(mí w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无边无际,望不到边际。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山险(shān xi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难以通过。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迎在金朝时期,途经八达岭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通过对山势、风土、季节变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风貌。
首句“山险略已出,弥望尽荒坡”描绘了八达岭山势险峻,视野所及之处皆是荒凉的山坡,营造了一种苍茫辽远的氛围。接着,“风土日巳殊,气象微沙陁”进一步点明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特点,暗示了边塞之地与内地的不同,以及可能存在的艰苦生活条件。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旅途劳顿,却不得不在此处经过的情境,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疲惫的情绪。接下来,“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描述了季节更迭,但土地因寒冷而少有作物生长的景象,反映了边塞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最后,“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切,虽然自己不愿停留,但仍为他们的生活状况感到担忧。诗人在结尾处自谦“作诗无佳语”,以“以代劳者歌”结束,意在通过诗歌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之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故人卓澄甫光禄补官北上过金陵饮官舍赋此送之且订留署之约
颠倒欣相命,翻飞不自胜。
词人武林社,天子大官丞。
醉态倾嵇叔,高标愧李膺。
望迷金掌露,坐莹玉壶冰。
我自难燕市,君应乞秣陵。
莫嫌留署冷,官酒尚如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