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江 村 散 步 宋 /曹 彦 约 已 落 无 边 木 ,犹 诛 不 尽 茅 。沙 逃 迎 远 景 ,风 力 闹 寒 稍 。牧 处 高 低 路 ,渔 时 远 近 郊 。竹 篱 茅 舍 外 ,门 闭 可 推 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风力(fēng lì)的意思:指风的力量,比喻力量强大或势不可挡。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近郊(jìn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推敲(tuī qiāo)的意思:仔细斟酌、深思熟虑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远景(yuǎn jǐng)的意思:远大的前景或展望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竹篱茅舍(zhú lí 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朴素的房屋或住所。
- 翻译
- 树木已经落尽,但仍有茅草未除。
阳光洒在远处的沙地上,寒风吹过带来阵阵喧嚣。
放牧的路径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捕鱼的时节到了,人们去往远近的郊野。
竹篱笆围绕的茅舍之外,紧闭的门后可以听到轻轻的敲门声。
- 注释
- 已落:已经落下。
无边:无穷无尽。
木:树木。
犹:仍然。
诛:清除。
不尽:没有完全。
茅:茅草。
沙光:阳光照射在沙滩上。
迎:迎接。
远景:远方的景色。
风力:风的力量。
闹:喧闹。
寒稍:寒意稍微减轻。
牧处:放牧的地方。
高低路:高低不平的道路。
渔时:捕鱼的时节。
远近郊:远近的郊外。
竹篱茅舍:竹编的篱笆和茅草屋。
外:外面。
门闭:门关着。
可推敲:可以听到轻微的敲门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村的秋日景象,诗人曹彦约在散步中观察到的细节生动而富有诗意。首句“已落无边木”暗示了季节的转换,树木落叶,一片萧瑟;“犹诛不尽茅”则写出农人在秋末继续修缮茅屋的情景,展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沙光迎远景”描绘了远处景色与沙滩上的光影交织,营造出开阔而宁静的意境;“风力闹寒稍”则通过风的力度和寒冷的气息,表现出天气渐凉的氛围。接下来,“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两句,通过描绘乡村的日常活动——放牧和捕鱼,展现了村民们的劳作生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户人家,竹篱茅舍的朴素与静谧,让人想象屋内可能的生活情景,也暗含着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江村散步》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的秋日风光以及其中的人文气息,体现了曹彦约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万竿烟雨图为广德葛清修赋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竹临平田。
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
上有潇湘竹万竿,一半模糊带烟雨。
初疑南国荆山寒,卞和入楚犹未还。
至宝一时收不尽,遗此满地青琅玕。
又疑西土瑶台夕,秦女吹箫还似昔。
凤凰不肯傍人飞,参差乱展云间翼。
画竹何如种竹真,与可去后谁传神。
偶披图画识高赏,飒飒寒气生衣巾。
皇都六月日如灼,金铁欲流石欲铄。
愿言与子归桐川,同向竹林置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