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清潭万仞山,山围水閤下虚寒。
《四景为张给事题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百尺清潭万仞山”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与水的壮丽景象,潭水清澈见底,山峰高耸入云,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雄浑而又清幽的自然景观。接着,“山围水閤下虚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冷,山环水绕,仿佛将四周的一切都包裹在一种虚幻而又寒冷的氛围之中。
后两句“道人已自无焦火,况在山光水色间”,则转向对居住于如此美景之中的道人的描写。这里的“道人”不仅指修道之人,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诗句通过“无焦火”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道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和升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想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咏老农观稻以秋字为韵
扶杖行阡陌,粳籼极望秋。
儿孙邀按视,父宿听分抽。
村佃同黄馘,山妻对白头。
负禾难努力,拾穗尚明眸。
粪薄嫌苗瘠,耘迟讶草留。
后生无乃懒,今岁更奚尤。
籴价先朝贱,租期旧尹优。
迩来非昔比,谁复为侬忧。
路远筋骸倦,风凉咳唾稠。
采壶炊破甑,啖茹荐新篘。
一饭都能几,三杯即告休。
堆场喧鸟雀,隘巷集羊牛。
幼稚茅茨候,吹呼果栗求。
虽无玉鸠赐,端胜富民侯。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