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石情宜竹,看峰影入莲。
杯乾还更酌,不醉为澄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天池山泉的体验与感悟。首句“胜地探难极,深山到是缘”表达了对探寻美丽之地的艰难与对深入幽静山林的向往。接着,“沉灰迷故劫,空水寄流泉”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沉灰”和“空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而“流泉”则寄托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永恒。
“坐石情宜竹,看峰影入莲”描绘了诗人静坐于岩石之上,与竹林相伴,观赏山峰倒映在莲花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杯乾还更酌,不醉为澄鲜”则表达了诗人虽饮至酒尽,却仍愿继续饮酒,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清澈,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吾因交秦生,始识悲庵书。
纵笔任所往,尺幅力有馀。
刚以柔为用,神存运笔初。
驰逐意为马,旋折气为车。
意气非有象,抗情在太虚。
墨沈结馀采,想见神脘摅。
纪以同治年,陶氏为之储。
朝悬沪北寺,日暮归吾庐。
谁知尘土中,乃有英琼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