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县圃栀子花三重生简潘君》
《县圃栀子花三重生简潘君》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疏花早不奈香何,三叠琼葩底用多。

最是动人情意处,黄梅已老未逢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nzhīhuāsānzhòngshēngjiǎnpānjūn
sòng / chén

shūhuāzǎonàixiāngsāndiéqióngyòngduō

zuìshìdòngrénqíngchùhuángméilǎowèifé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动人(dò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情感共鸣,使人感动

情意(qíng yì)的意思:形容情感深厚,关心备至。

琼葩(qióng pā)的意思:形容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好事物或优秀的人才。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注释
疏花:稀疏的花朵。
早:已经。
不奈:抵挡不住。
香:香气。
何:怎么样。
三叠:三层。
琼葩:美玉般的花朵(形容花朵洁白如玉)。
底用多:究竟有何必要盛开那么多。
最是:最为。
动人情意处: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
黄梅:初夏的黄梅时节(指江南梅雨季节)。
已老:已经凋谢。
未逢荷:还没遇到荷花盛开。
翻译
稀疏的花朵早已抵挡不住香气的诱惑
三层花瓣的花朵,究竟有何必要盛开那么多
鉴赏

这首宋诗《县圃栀子花三重生简潘君》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诗中,诗人以疏落的栀子花为描绘对象,感叹其虽香气浓郁,但花开得过于稀疏,似乎难以承载其芬芳。"三叠琼葩底用多"一句,通过"三叠"和"琼葩"(比喻洁白的花朵)形象地描绘了栀子花的数量和美丽,然而诗人质疑这样的花朵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

诗的转折点在于"最是动人情意处",诗人认为,尽管栀子花的美在于其内在的情感表达,而非繁复的花朵数量,但遗憾的是,此时已是黄梅时节,尚未见到荷花盛开,未能与栀子花的美形成对比或呼应。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花卉时令的感慨,以及对未逢荷花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栀子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南塘归途

岩花消息晚来风,透出长林万万重。

一句好诗拈不出,乾坤都属广寒宫。

(0)

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江楼古调以别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

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里。

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

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

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

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

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

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

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

修门亦旬月,朝夕相料理。

饯我江上楼,楼栏豁天宇。

海山渺无际,呼吸入窗几。

长鲸骇高浪,卷舒在吾趾。

风帆擘天出,揖别苦无语。

共挽春江涛,洒作苍生雨。

(0)

池上感梅

青梅如豆叶如钱,尚有馀花一颗圆。

应笑东君大时样,冰霜冷眼看春妍。

(0)

唐山赤县距修门不二百里土风俭朴专务桑麻余甚乐之成二绝·其二

每到西湖辄黯然,山川草木亦雕镌。

如何咫尺唐山地,混沌犹存一罅天。

(0)

初闻杜鹃

庭前细雨湿莓苔,花鸟知时不待催。

茂院天葩开满树,一声清晓杜鹃来。

(0)

池上梅开一花

蜀阜溪山堪老眼,岁寒风月尽闲身。

凭栏政尔吟无句,忽报梅梢一点春。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