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著衣方免寒。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回心(huí xīn)的意思:改变立场或态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解审(jiě shěn)的意思:解除审查,恢复自由
审思(shěn sī)的意思:审思意为仔细思考、深入思索。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外头(wài tou)的意思:指在外面、在外部,与“里头”相对。
向外(xiàng wài)的意思:朝着外部或外界发展、扩展或表露出来。
须是(xū shì)的意思:必须是,必须是如此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禅理,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自给自足。开篇“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指出外在的物质满足不了内心的需求,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饱吃须是饭,著衣方免寒”进一步强调了生活上的自给自足,而非依赖于外界。
然而,“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表达了人们往往忽视内心修为,错误地认为求取佛的教诲很困难。最后两句“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直接指出了解决之道,即通过内省和回转心念,可以达到与佛合一的境界,无需向外求索。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反映了唐代禅宗对内心修持的重视,以及追求自我觉悟的精神。
凉月衔云,清风出谷,秋满人间。
况出水芙蓉,诗篇绝丽,环溪修竹,酒兴将阑。
子羽湖头,伯通桥畔,好友相思尝往还。
扬舲去,见停来顾渚,望去吴关。横塘暑气将残。
更微雨初过销夏湾。
只陂有鸡栖,人归画舫,丘当虎去,寺在青山。
畴昔曾游,石城深处,夜月清樽酹未干。
歌词罢,向旗亭试听,可有双鬟。
林花初放,捧霞觞、遥望敬亭山色。
绕地珠绳箕宿转,光满谢公楼侧。
阙里遗贤,石渠继世,曾讲诸儒易。
廿年节度,一身高寄如客。
督学齐鲁之间,湖西作镇,到处称申伯。
天下山川游览遍,无数文章堆积。
前遇吴关,今过瓯海,千里长相忆。
才过甲子,为君重数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