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膏枕》
《石膏枕》全文
唐 / 薛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表里通明不假彫,冷于春雪白于瑶。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gāozhěn
táng / xuēféng

biǎotōngmíngjiǎdiāolěngchūnxuěbáiyáo

cháoláisòngzàiliángchuángshàngzhīfēngchuīzhìxiā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凉床(liáng chuáng)的意思:指被人冷落、被人忽视的状态或处境。

雪白(xuě bái)的意思:非常白,洁白无瑕

只怕(zhǐ pà)的意思:表示担心、害怕或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翻译
内外透亮无需装饰
比春雪更冷洁白如瑶玉
注释
表里:内外。
通明:透明。
不假彫:无需装饰。
冷于春雪:比春雪更冷。
白于瑶:洁白如瑶玉。
朝来:早晨。
送在:放置在。
凉床:凉爽的床铺。
只怕:唯恐。
风吹日炙:风吹日晒。
销: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逢的《石膏枕》,通过对石膏的描写,展现了夏日避暑的意境。石膏本身具有清凉的特性,这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用以制作枕头,以便于酷热的夏季中得到一丝清凉。

诗中的“表里通明不假彫,冷于春雪白于瑶”描绘了石膏的透明和洁白,以及它超乎常物的冷冽。这里,“表里通明”指石膏内部外部均为透明无瑕;“不假彫”,则强调其天然之美,不需任何人工雕琢;“冷于春雪”,形容石膏的清凉超过了春日的积雪;“白于瑶”则是说它的纯白胜过珍贵的瑶玉。

接着,“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膏枕的珍视和担忧。诗人每到早晨,就将这块珍贵的石膏枕送到凉爽的地方,以保持其清凉。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担心,唯恐微风一吹或者烈日暴晒,这份难得的清凉就会消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膏枕的描写,抒发了夏季避暑的舒适和对自然之物珍视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生活品质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智慧。

作者介绍
薛逢

薛逢
朝代:唐   字:陶臣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五首·其九

只个柴头煨火种,诸方聿起竞开炉。

天童直截超宗处,炉与柴头尽底无。

恁么却有煖气,正好猛做工夫。

蓦忽雷霆轰烈焰,从教深夜雪模糊。

(0)

颂古五首·其三

金乌飞上玉阑干,黑漆昆崙对面看。

毕竟这些传不得,落花流水太无端。

(0)

干藏

瞿昙老贼口亲屙,驴屎相兼马屎多。

打作一团都拨转,泼天臭恶恼娑婆。

(0)

咏怀

落日重云下,哀哀闻子规。

荆玉化为土,湘泪摧空枝。

彼禽复何怨,岁岁号春时。

春风自无情,众芳日夜衰。

冉冉无终极,哀乐徒尔为。

睇彼川上流,浩荡无前期。

(0)

牧童

水牯老行步稳,蓑郎痴歌笑繁。

物外初无尘滓,胸中别有丘园。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二

清白之标,庄严匪销。袁安卧雪,许由弃瓢。

不萌枝上春苒苒,无影树下秋寥寥。

借伴入廛来买卖,相逢莫怪不相饶。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