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当户(dàng hù)的意思:指处于某种境地或地位的人,代表某个群体或组织的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 鉴赏
这首《秋夕作》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波动。
首句“不知萧瑟是秋声”,以疑问的语气开篇,仿佛在问世间万物,为何这萧瑟之音便是秋天的象征?这里的“萧瑟”不仅指自然界中风吹落叶的声音,更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次句“落叶哀蝉总不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落叶与哀蝉,都是秋天特有的景物,它们各自发出的声音,似乎都在诉说着秋天的哀愁与不平。落叶飘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哀蝉的鸣叫,则是对于生命短暂的悲叹。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秋日图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第三句“更恨蕉林当户牖”,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蕉林”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愁绪。蕉林本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植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却成了隔绝外界、让人感到孤独与封闭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教人魂梦不分明”,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迷茫。在这样的秋夜,无论是外界的自然景象还是内心的思绪,都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的梦境变得模糊不清。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诗人复杂心境的深刻揭示,表现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容易陷入的迷茫与困惑之中。
综上所述,《秋夕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虑的秋夜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感知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游兴庆宫作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
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
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
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
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