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觉上人之洞山二首·其二》
《送觉上人之洞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八角通红铁弹丸,衲僧嚼齿先酸。

笑中抛掷常事石火敲时著眼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角(bā jiǎo)的意思:指八个角,形容东西的形状八面玲珑、多变。

常事(cháng shì)的意思:常见的事情,平常的事情

嚼齿(jiáo chǐ)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忧伤、痛心,咬牙切齿。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抛掷(pāo zhì)的意思:抛掷指的是用力投掷或扔掉东西,也可以用来比喻轻率地对待或放弃某事物。

石火(shí huǒ)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瞬间即发生或完成。

通红(tòng hóng)的意思:指颜色非常红,形容非常兴奋、激动或非常愤怒。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中的情景,通过“八角通红铁弹丸”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苦与挑战。诗人以“衲僧未嚼齿先酸”来表达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在未开始行动之前,心中已充满了对挑战的准备和决心。

“笑中抛掷寻常事”则暗示了修行者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态度,即使在欢笑中也能轻松地放下世俗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生活智慧。最后,“石火敲时著眼看”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修行的过程比作石火的瞬间,强调了修行者在短暂而珍贵的时间内,要全神贯注、把握当下,抓住每一个修行的机会,体现了佛教中“一念相应一念佛,一念不相应即成魔”的深刻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不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艰辛与智慧,也传达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送朱孝廉起复

通波亭下水如天,送子离情倍黯然。

读礼已终三载后,辞家又向五云边。

壶觞杂坐依林草,箫鼓齐鸣动祖筵。

日暮分携凝望处,风帆渐远孝廉船。

(0)

秋夜有怀金徵士潜

秋声随处起,落叶暗庭除。

积雨生苔厚,閒云映竹虚。

湿萤凉入幔,黠鼠夜翻书。

遥想维摩伴,安居独晏如。

(0)

陪唐陆二秀才游天禧寺分韵得池字

同是殊乡客,因閒偶暂期。

相携游帝里,幸得到天禧。

境胜尘寰隔,禅幽静者宜。

御香曾降日,鸾辂每游时。

讲后僧归院,斋馀鸟下墀。

珠林花绰约,杏阁燕参池。

探古巡廊久,行吟出寺迟。

登临独惆怅,后会杳难知。

(0)

夏日閒居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

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

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

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0)

杏花

春意竞喧嚾,撩人半出垣。

红轻销醉色,粉薄露啼痕。

摇动春疑闹,开齐昼觉繁。

深藏沽酒店,斜绕劝农村。

依柳莺多语,偎桃坛暗翻。

枝寒横晓月,窗白映晴暾。

坛静飘琴荐,林幽灿药轩。

隔帘微雨夜,香到欲消魂。

(0)

追怀亡兄金吾延伯歌姬散尽有感集句·其三

千山万水玉人遥,人事音书谩寂寥。

惆怅一年春又去,更无消息到今朝。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