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示中秋不见月及悯雨连作恐妨秋成奉次元韵》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承 示 中 秋 不 见 月 及 悯 雨 连 作 恐 妨 秋 成 奉 次 元 韵 宋 /黄 庭 坚 秀 稻 秋 风 喜 太 平 ,独 疑 连 雨 未 全 晴 。银 蟾 似 亦 无 聊 赖 ,默 度 寒 宵 嬾 吐 明 。
- 注释
- 秀稻:成熟的稻谷。
秋风:秋季的凉风。
喜太平:欢喜和平宁静。
独疑:独自疑惑。
连雨:连续的雨水。
未全晴:并未完全放晴。
银蟾:明亮的月亮,这里指月球。
无聊赖:无所事事,感到无聊。
默度:默默地计算或度过。
寒宵:寒冷的夜晚。
懒吐明:懒得放射出明亮的光芒。
- 翻译
- 秋天的稻田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喜人,似乎预示着太平盛世。
我独自怀疑连绵的雨水并未完全放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丰收的景象和诗人对天气的观察。"秀稻秋风喜太平"一句,通过"秀稻"和"秋风"展现了金秋时节稻谷的丰盈,以及人们在太平盛世中的喜悦。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独疑连雨未全晴",表达了对连日阴雨的担忧,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即将到来的秋收。
"银蟾似亦无聊赖"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比作无精打采的银蟾,暗示了诗人对月光不明的遗憾,因为明亮的月光对于农事来说是重要的指引。最后,"默度寒宵懒吐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月亮仿佛也在寒夜里懒得散发出光芒,暗合了诗人内心的忧虑。
整首诗以丰收的喜悦开头,以对秋收可能受阻的担忧结尾,通过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黄庭坚的诗风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虽短,却寓深意,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贾谊新书
谁谓贾生学,兼之文帝朝。
死忧王坠马,生赋鵩如鸮。
被召宣温密,矜功绛灌骄。
勤勤论五饵,史笔未相饶。
春社日置酒示客
欣欣春色上高台,一雨关河宿雾开。
洛浦宓妃鸿已去,汉家皇后燕初来。
山炉馥郁熏歌扇,锦瑟丁宁侑客杯。
秉烛寻芳君莫倦,欢游才散便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