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长安道,多惭鬓有丝。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蒙 恩 除 奉 常 有 感 宋 /张 耒 平 生 秉 周 礼 ,投 老 奉 龙 旗 。斥 逐 遇 不 死 ,归 来 敢 恨 迟 。门 阑 走 宾 客 ,行 李 饬 妻 儿 。又 踏 长 安 道 ,多 惭 鬓 有 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斥逐(chì zhú)的意思:将不受欢迎的人或事物驱逐、排除出去。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龙旗(lóng qí)的意思:指带有龙形图案的旗帜,比喻威武、威严的旗帜。
门阑(mén lán)的意思:指门槛或门前的台阶。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长安道(cháng ān dào)的意思:指传递信息、消息的渠道或途径。
- 注释
- 平生:一生。
秉:秉持。
周礼:周朝的礼法。
投老:年老。
奉:侍奉。
龙旗:皇家旗帜。
斥逐:驱逐。
偶:偶然。
不死:未死。
敢恨:敢怨恨。
迟:迟来。
门阑:门庭。
走:迎接。
宾客:宾客。
行李:行装。
饬:整理。
长安:长安城。
道:道路。
多惭:深感惭愧。
鬓有丝:鬓发斑白。
- 翻译
- 我一生秉持着周朝的礼法,年老时侍奉皇家龙旗。
被驱逐出外却侥幸未死,如今归来怎敢怨恨太迟。
家中门庭热闹迎宾客,行装整理好妻儿等待。
再次踏上长安的道路,只因鬓发斑白感到惭愧。
- 鉴赏
此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礼制的遵循,以及对仕途生涯的无奈与自嘲。首句"平生秉周礼"表明诗人一生恪守古代圣贤之道,即《周礼》所载的礼节;"投老奉龙旗"则指年迈投身军旅,侍奉朝廷,龙旗象征皇权。中间两句写诗人曾被斥责放逐,但并未丧命,归来时对往昔之事感到懊恼。接下来的"门阑走宾客,行李饬妻儿"描绘了诗人家境的清贫,门前常有来往的宾客,而自己则是拖家带口的游子。
最后两句"又踏长安道,多惭鬓有丝"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京城之路的心情,长安道即长安(今西安)这座古都的道路。"多惭鬓有丝"则是说头发日渐斑白,自己也感到羞愧和自责,可能是因为仕途无成,也可能是因循守旧而未能有所作为。这不仅是一种年龄增长的自然感慨,更蕴含了诗人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罗制参
平生愿识韩,一见屣履迎。
自揣何所持,徒有汗背惊。
下士公盛德,事贤我真情。
西南大幕府,控制七十城。
自公归奏功,泰阶夜光明。
上前论宾客,岂但丞冰衡。
况公天人学,根本敬与诚。
么么见事功,万物待生成。
三月涨桃花,镜面江流平。
若为化樯乌,亲送帆楫行。
临风嘿悽然,一纸聊寄声。
上有字加餐,意重千金轻。
勿言暂暌阔,四海如弟兄。
挽郭敦复
太少城中敛板初,识公鸾鹄自清癯。
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决非章句儒。
豺豹欲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
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
送王和叟赴果州
芝兰祇合在阶庭,公子翩翩更老成。
白日朱门三列戟,黑头华毂再专城。
一樽别酌心先醉,万里归桡梦易惊。
欲问楼高高几许,跨渠仙鹤到瑶京。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