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如默以处,彼得笑而尤。
齿龋奚妨粲,舌藏宁不羞。
束未曾因湿,负常戒反裘。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不羞(bù xiū)的意思:形容人不害羞,不知羞耻。
独怀(dú huái)的意思:独自怀念或思念。
莞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微笑的样子,面带笑容。
何谓(hé wè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意义或定义。
或是(huò shì)的意思:表示选择的两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接受,用于表示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
降志(jiàng zhì)的意思:指降低自己的志向、抱负或减少自己的气量。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樵斧(qiáo fǔ)的意思:指平凡而笨拙的人。
山侣(shān lǚ)的意思:山中的伙伴,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深谋(shēn móu)的意思:指在做事情时考虑周详,思虑深远。
谁氏(shuí shì)的意思:指不知名的人,泛指任何人。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献可(xiàn kě)的意思:指将自己的财物或利益献出来,以供他人使用或享受。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江湖客(jiāng hú kè)的意思:指在江湖中行走的人,也泛指在社会上行走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樵夫与士人之间的对比与对话,展现了两种不同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碰撞。诗人通过“樵斧碧山侣”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场景中,暗示着樵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
“心希王道修”,表达了樵夫虽身处山林,但内心却向往着儒家的王道理想,追求道德修养。接着,“士如默以处,彼得笑而尤”则揭示了士人与樵夫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士人看似沉默寡言,实则内心对樵夫的行为或言语有所不满或嘲笑,形成了一种社会阶层间的隐性对立。
“齿龋奚妨粲,舌藏宁不羞”两句,进一步探讨了个人品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强调了内在美德的重要性,即使外表有瑕疵也不应影响内心的纯洁与高尚。接着,“行歌无降志,寝厝有深谋”则赞美了樵夫虽生活简朴,却能保持高洁志向,夜晚静思时亦有深远的思考,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度。
“讵让江湖客,独怀廊庙忧”则表达了对士人只顾江湖游乐、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批评,反观樵夫虽为平民,却心系天下,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蝉寒信何谓,荛献可同不”、“束未曾因湿,负常戒反裘”、“莞然定谁氏,或是买臣流”三组句子,分别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习惯和历史人物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樵夫与士人形象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