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舟 次 崇 德 宋 /叶 绍 翁 倦 身 只 合 卧 家 林 ,客 里 消 磨 感 慨 心 。水 国 逢 春 梅 未 见 ,山 城 到 午 雾 犹 深 。地 名 不 记 维 舟 问 ,酒 味 曾 谙 入 巷 寻 。泛 宅 浮 家 何 日 了 ,庄 头 栽 竹 已 成 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名(dì míng)的意思:指以地名为主要内容的成语,通常与特定地区的历史、传说、风俗等相关。
泛宅(fàn zhái)的意思:指在家中无所事事,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家林(jiā lín)的意思: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声望、学问或技艺。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维舟(wéi zhōu)的意思:修理船只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只合(zhī hé)的意思:只适合某种特定情况或条件。
庄头(zhu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态度。
泛宅浮家(fàn zhái fú jiā)的意思:泛指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 注释
- 倦身:身心疲惫。
合:应当。
卧家林:归隐山林。
客里:旅居他乡。
感慨心:感慨的心情。
水国:水乡。
梅未见:未见梅花。
山城:山城。
雾犹深:雾气浓厚。
地名:路名。
维舟问:向停船处询问。
酒味曾谙:对酒香熟悉。
入巷寻:寻找酒香。
泛宅浮家:漂泊不定的生活。
何日了:何时结束。
庄头:庄稼地头。
栽竹已成阴:竹子已长成一片阴凉。
- 翻译
- 身心疲惫只应归隐山林,旅居他乡消磨着感慨的心灵。
身处水乡春天却未见梅花绽放,山城直到中午雾气依然浓厚。
不记得路名,只好向停船处询问,对那巷口的酒香记忆犹新。
漂泊不定的生活何时能有个尽头,当初在庄头种下的竹子现已成荫。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叶绍翁的作品,名为《舟次崇德》。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我们一句句来解读:
"倦身只合卧家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渴望,想要回到故土,将疲惫的身体安放在自己家的树林下。
"客里消磨感慨心":在旅途中,时间仿佛被无尽的思念和感慨填满,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忧伤。
"水国逢春梅未见":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季节更迭的情况,但即使到了春天,也未能看到梅花,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
"山城到午雾犹深":这里通过对时间和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个荒凉孤寂的氛围,即使到了中午,山城仍然笼罩在浓重的迷雾之中。
"地名不记维舟问":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地点已经记不得,只能询问船夫,这表明了旅途中的无根浮动和对方向的迷茫。
"酒味曾谙入巷寻":这里透露出诗人为了缓解旅途的孤独与寂寞,尝试通过饮酒来获得暂时的慰藉,但最终还是找不到心灵的寄托。
"泛宅浮家何日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流离失所生活的无奈和对稳定居所的渴望,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庄头栽竹已成阴":最后一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象,但这也只是一种愿景。庄头是田野之边的地方,而栽植竹子已经长成,形成了树荫,这表明诗人对于归乡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作为游子的孤独与家国之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居太夫人忧三年泪枯老眼既除丧颇理故书似觉有味矣数日眼疾作此事又废殊无聊赖唯有思索诗句可以度日耳
三年涕泪剧悬河,断简残编奈若何。
纵使相看青眼在,故应添得黑花多。
衰迟把酒元无分,冷淡观书亦有魔。
掩卷相吁心自了,莫将文字问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