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经当路石,已爱古嶒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飞瀑(fēi pù)的意思:形容水流如瀑布一样奔腾不息或迅猛而陡峭。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明晓(míng xiǎo)的意思:明晓意指明白,了解清楚。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隐处(yǐn chǔ)的意思:隐蔽的地方或隐藏的位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盘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正厌风尘苦”,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之情。接着,“投山一望欢”则以转笔,将情感转向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喜悦。诗人仿佛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慰藉,通过投向山林,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才经当路石,已爱古嶒峦”,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感受。经过一块块石头,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更在古老的山峦中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美。这里的“古嶒峦”不仅指山的形态,也暗含着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转。
“风度松声阔,霜明晓道乾”,进一步展现了山中清新的自然景象。微风吹过,松涛阵阵,显得格外辽阔;清晨的霜白,使得道路更加清晰明亮。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匡庐曾隐处,飞瀑为谁寒”,诗人将思绪引向了历史与传说中的名山——庐山,以及庐山上的飞瀑。这里既有对过去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飞瀑的寒冷似乎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永恒,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次山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李仲南木犀
幽人何所为,兀然坐诗穷。
万事不复理,吟哦四壁空。
少皞从西来,天宇凄其风。
群芳渐摇落,桂子开墙东。
寒蟾驾璧月,老翠高菶菶。
景物尔独胜,色香谁与同。
岂藉红裳女,徒费丹砂工。
不受黄金恩,桃李谁争雄。
风漪卷轻碧,断霞曳微红。
清风袭衣袖,薄采喧儿童。
王孙亦好事,乘兴赏珍丛。
笑掬黄金蕊,糁缀光玲珑。
山村酒可篘,恍如入新丰。
胡不抱琴去,一饮醉其中。
露湿月华冷,风约零雨濛。
静言参鼻观,身在广寒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