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当归(dāng guī)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归骨(guī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骨灰归土,回归本位,也比喻事物回归本质或原始状态。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苦海(kǔ hǎi)的意思:指人生处境困苦、痛苦的境地。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丘首(qiū shǒu)的意思:指山丘之巅,泛指高处。
食三(shí sān)的意思:指一个人贪吃、嘴馋。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燕雀(yàn què)的意思:小鸟燕雀无法理解大雁鸿鹄的志向和抱负。形容人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高远的目标。
中寒(zhōng hán)的意思:中寒指寒冷的温度进入体内,使人感到寒冷。
周遭(zhōu zāo)的意思:周围的环境或事物
- 注释
- 苦海:比喻艰难困苦的境遇。
东风:指春风,象征希望。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祭扫先人。
寒食: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示哀思。
风沙:形容环境恶劣。
归骨:回归故土,安葬骸骨。
丘首:坟头,此处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声誉。
- 翻译
- 身处苦海四周无舟可渡,东风吹拂着泪水飘向南方。
在龙蛇出没的沼泽里,正值清明时节,而笼中的燕雀只能度过三春的寒食。
风沙扑面,让我心惊,满身的霜露使我痛苦,无人能共担。
何时我能回归先人的墓地,哪怕千年,也不愿成为高高的坟头而感到羞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孤独的边塞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哀愁与无奈。
“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这里的“苦海”比喻遥远而艰难的旅途或生活困境,“断去帆”则象征着希望破灭,未来迷茫。诗人在这片苦海之中,只能任凭东风带走自己的泪水,心向往南方,可能是对温暖家乡的渴望。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绘。龙蛇泽可能指的是某个湖泊或湿地,那里的清明之景持续了五日;而燕雀则被困在笼中,它们的食物仅够三日。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
“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严酷自然环境中的不适与痛苦。风沙扑面,让人惊恐;而霜露凝结于衣襟,更增添了一份寒冷和疼痛。
“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归葬祖坟的渴望,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愿以偿的遗憾。"何当"表示期待某个时候能够实现,而"归骨先人墓"则是希望自己的遗骨能早日安葬于祖先之旁,完成一种精神上的回归。而“千古不为丘首惭”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在世间留下任何荣耀的无奈与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哀愁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归宿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湖上壁
寒食风埃满客巾,西湖烟雨送愁频。
日高未起鸟呼梦,春晚不归花笑人。
念奴娇 九日作
倦游老眼,放闲身、管领黄花三日。
客子秋多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
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
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
鹧鸪天·秀樾横塘十里香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念奴娇·念奴玉立
念奴玉立,记连昌宫里,春风相识。
云海茫茫人换世,几度梨花寒食。
花萼霓裳,沈香水调,一串骊珠湿。
九天飞上,叫云遏断筝笛。
老子陶写平生,清音裂耳,觉庾愁都释。
淡淡长空今古梦,只有此声难得。
湓浦心情,落花时节,还对天涯客。
春温玉碗,一声洗尽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