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负俗(fù sú)的意思: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不合乎礼仪风俗。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公荐(gōng jiàn)的意思:指公开推荐或推举某人担任职务或参加某项活动。
古方(gǔ fāng)的意思:古老的方法或方案
稷下(jì xià)的意思:稷下是指稷山下,原指齐国的稷山下,后来泛指学问渊博的地方或学府。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开荣(kāi róng)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兴旺发达,蓬勃发展。
腾飞(téng fēi)的意思:指飞翔、升腾,形容事物迅速发展、进步。
淹中(yān zhōng)的意思:淹中指的是被淹水所困,无法摆脱困境。
有程(yǒu chéng)的意思:拥有才能、有水平、有能力
知力(zhī l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中学(zhōng xué)的意思:指学习的地方,也指学习的过程。
- 注释
- 高才:出众的才华。
负俗:被世俗忽视。
公荐:公开推荐。
开荣:开启荣耀。
却领:退居。
淹中:深学。
稷下卿:稷下的高级官员。
槐依:槐树依傍。
乡市:家乡的市集。
舞坛:舞乐之地。
稽古:研究古籍。
力:力量。
腾飞:腾达。
自:自己。
程:定数。
- 翻译
- 才华出众的人曾被世俗所忽视,这次公荐让他得以崭露头角。
他退居深学,后来又成为稷下的重要官员。
家乡的槐树在市集旁翠绿,清风吹过舞坛带来宁静。
研究古籍才能明白力量所在,他的腾达之路自有定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名为《送王秘校岭南都讲学》。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高才尝负俗,公荐此开荣。”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者的高尚才能,以及这种才能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他带来了荣耀。这里的“负”是承担、拥有之意,“公荐”则表明其才能得到了公众的推荐。
“却领淹中学,還為稷下卿。”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继续保持学问,成为像古代賢者一样的人物。“卻領”意味着继续领导或继承,“淹中学”指的是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还为稷下卿”则是表达对朋友将来能成为如稷下贤士那样的期望。
“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美好的景象,“槐依乡市绿”可能是在形容一个环境优雅的场所,而“风入舞坛清”则像是在描述一种艺术活动的情境,这里可能暗指朋友不仅学问渊博,而且还能够享受和欣赏高雅的艺术。
“稽古方知力,腾飞自有程。”最后两句强调了只有回顾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和才华。同时,“腾飞自有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认为朋友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自由地翱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学问和才华的赞美,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王吉老县尉
臣子大节孝与忠,父母仇雠天不同。
贤哉会稽王孝子,感槩有古烈士风。
松楸一夕盗破冢,亲获鼠辈闻之公。
有司守法贷其命,孝子衔恨无终穷。
谁谓书生胆如许,貌若尪羸中甚武。
手斩凶人提髑髅,请死申冤诣公府。
君不见齐襄内行世所羞,春秋贤之缘复雠。
又不见子胥鞭尸报父怨,太史为之作佳传。
君今枕戈志已伸,更须移孝为忠臣。
他年当作傅介子,誓斩楼兰雪国耻。
题瑞岩
雁荡看不足,瑞岩游更贪。
斗奇虽有愧,蕴秀了无惭。
涧古水鸣玉,寺幽山染蓝。
匆匆一宿去,未暇问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