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柏梯寺》
《发柏梯寺》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泓秋水千竿竹,静得劳生半日身。

犹有向西无限地,别僧骑马红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
táng / zhào

hóngqiūshuǐqiān竿gānzhújìngláoshēngbànshēn

yóuyǒuxiàng西xiànbiésēnghóng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一泓(yī hóng)的意思:指一汪水,形容水量丰富。

注释
一泓:一片。
秋水:秋天的湖水或溪流。
千竿竹:很多竹子。
静得:非常安静。
劳生:劳累的生活。
半日身:半天的时间。
犹有:仍然有。
向西:朝向西方。
无限地:无边无际的地方。
别僧:离开僧人。
骑马:骑在马上。
红尘:世俗世界,繁华之地。
翻译
一片秋水映照着千根翠竹,静谧得仿佛能让人忘却半日忙碌的生活。
然而,还有无尽的西方土地,僧人骑着马匹踏入了红尘喧嚣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和禅意境界的深刻体悟。"一泓秋水千竿竹,静得劳生半日身"两句,以秋水与竹林为背景,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尘世喧嚣的超脱和逃离。

而接下来的"犹有向西无限地,别僧骑马入红尘"则表现出一种继续前行、探求真理的决心。这里的"向西无限地"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知识、真理或精神境界的追求,而"别僧骑马入红尘"则是对离开寺庙,重返世俗生活的描写。这两句通过动态的画面与前述静态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静谧的自然美,又有深远的思想意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折射出当时文人隐逸之志与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访百泉先生·其二

怜君公府内,而乃搆幽居。

暇日频招侣,无时不著书。

悲歌行自激,直道向人疏。

放逐空嗟久,谁闻荐子虚。

(0)

过吴道士山房四首·其三

石髓邀宾饮,丹书闭户编。

凤箫仙子下,鸿宝至人传。

灭火遥挥雨,排空或驾烟。

遨游凡几日,碧海欲成田。

(0)

过倪道士故居二首·其二

寂寞云君箓,摧残凤女台。

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

始学乘牛去,终期化鹤来。

室馀金灶火,千古不成灰。

(0)

赠邻叟

屈曲溪回谷,青苍树隐村。

深山无甲子,老境有儿孙。

畏吏栖乡井,逢人问国门。

渔舟花下入,还似武陵源。

(0)

临江仙.宫月

最是六宫明月好,蓬壶缥渺如浮。

暇须半捲未央楼。钟声穿玉树,花影暗金沟。

钗换盘龙衣换绣,羊车犹伺宸游。

云中仙露问谁收。夜深箫鼓歇,团扇有人愁。

(0)

送小范侄之任澄江

垂老倍惜别,送汝仍远吏。

他日重归来,知我复相迟。

临岐意何限,珍重语一二。

黾勉答君恩,清勤莅民事。

持此二者足,以外非较计。

古人有格言,俟命在居易。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