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头鬅?露秋熟,绿刺红针割寒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轮(bì lún)的意思:碧轮指的是宝石车轮,比喻珍贵的车轮或者指使车马行驶的东西。
波流(bō liú)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续不断地发展变化。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吹台(chuī tái)的意思:夸大、吹嘘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名(dì míng)的意思:指以地名为主要内容的成语,通常与特定地区的历史、传说、风俗等相关。
东边(dōng biān)的意思:指东方或东部的地方。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老旧(lǎo ji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长时间使用或存在而变得陈旧、过时。
老蚌(lǎo bàng)的意思:比喻守旧、不思进取。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圃田(pǔ tián)的意思:指农田、耕地。
仆射(pú yè)的意思:指射箭的时候,箭矢击中箭靶。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秋熟(qiū shú)的意思:指物品或作物在秋季成熟。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少人(shǎo rén)的意思:指人数稀少,少之又少。
台北(tái běi)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绪低落、沮丧,失去信心或勇气。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堙没(yīn méi)的意思:指沉没在水中或泥沙中,无法浮出水面或脱离泥沙。
凝祥池(níng xiáng chí)的意思:凝聚着吉祥和福气的池塘
- 注释
- 芡盘:芡实的果实,圆形而大。
碧轮:形容芡实的绿色像车轮。
叠鳞:形容芡实密集如鱼鳞。
汉南:古代地区名,位于今湖北南部。
仆射陂: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池塘。
堙没:被淹没,消失。
飘零:随风飘落,比喻事物分散或失落。
万子:形容数量众多。
- 翻译
- 芡实圆盘般盛开,碧绿如轮映城东,似鱼鳞层层堆叠。
汉南父老从未见过,每日岸边人流不断。
并蒂莲蓬在秋风中饱满,绿色尖刺如针割过寒玉。
人们提篮在宴席上剖开紫包,老蚌一开,珍珠满握。
北风吹过,吹向吉祥池,圃田东边有仆射陂。
如今两地都已沉没,未来此处名声或许会流传。
新鲜事物味道最美,可惜它们飘零落入水中。
预料明年会更多,一圈清波中孕育无数生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湖泊或水塘边上观察到芡实成熟的景象。开篇“芡盘团团开碧轮”生动地刻画出芡实成群结集,色泽碧绿如同车轮般排列。紧接着,“城东壕中如叠鳞”则将这种排列比喻为像鱼鳞一般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丰饶和茂盛的景象。
“汉南父老旧不识,日日岸上多少人。”这里提到的是汉江以南的地方,老一辈的人们对这种现象已经不太熟悉了,而每天在岸边采摘芡实的人却是很多。这两句反映出一种时代变迁和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的感慨。
“骈头鬅?露秋熟,绿刺红针割寒玉。”骈头即水芡的花朵,鬅?则形容其茂密而有力的样子。诗人通过对比,将采摘后的芡实比作精美的玉器,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寄托。
“提笼当筵破紫苞,老蚌一开珠一掬。”这里详细描述了采摘芡实的过程,提笼即用篮子盛装,而当筵和破紫苞则是对采摘工具或方法的描绘。老蚌一开珠一掬,则是形容蚌壳中的珍珠被取出,每一次都能获得宝贵的财富。
“吹台北下凝祥池,圃田东边仆射陂。”这两句诗似乎是在描写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或建筑物,如水池和耕地。这些景象与采摘芡实的情境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丰富性。
“如今两处尽堙没,异日此地名应驰。”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的预感。堙没指的是遗失或消逝,这里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物贵新成味尤美,可惜飘零还入水。”诗人对于新采集到的芡实赞不绝口,但同时也感到可惜,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最终可能会消失在水中。这两句充满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料得明年转更多,一匳清波流万子。”最后,诗人预测来年芡实将更加丰富,一个筐筐清澈的水波能滋养无数后代。这种期待和对未来美好的展望,为整首诗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寄托,以及他对于生命流逝、时代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