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舍舟而骑,俗觇漓与厖。
红围山下墅,白间柳边江。
寺僻僧常独,春深燕每双。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句容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交织之美。
首联“路舍舟而骑,俗觇漓与厖”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行旅之人的选择与当地风俗的观察,舍舟乘马,反映了旅途的便捷与对地方特色的关注。“漓与厖”可能是指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或物产,增添了地域色彩。
颔联“红围山下墅,白间柳边江”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红绿相间的山脚下,别墅掩映其中,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而江边的柳树间,白茫茫一片,可能是雪景或是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颈联“寺僻僧常独,春深燕每双”进一步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在偏远的寺庙里,僧人独自修行,与世隔绝,体现了佛教的寂静与超脱;而在春天深处,燕子成双成对地飞舞,既寓意着生机勃勃,也象征着和谐与美满。
尾联“明朝临建业,访古六朝邦”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的追寻。次日将抵达建业(今南京),一个承载着六朝历史的城市,意味着诗人不仅欣赏眼前的风景,更渴望探索历史的痕迹,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地方风俗的好奇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行旅画卷。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日夕望江树,彷佛见?川。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
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
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