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释钦缅风,展贝宴林薮。
义外靡鱼兔,璞间即瑶玖。
这首诗以赠予慈舟禅师览藏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表达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与赞美。
“台宗久岑落,糠秕渺金口。”开篇即以“台宗”象征禅宗,通过“久岑落”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而“糠秕渺金口”则将禅宗的教诲比作珍贵的金言,与世俗的琐碎形成对比,强调了禅宗智慧的高远与独特价值。
“贤释钦缅风,展贝宴林薮。”进一步描述了禅宗对贤者的吸引与影响,如同清风拂面,令人心生敬仰。同时,“展贝宴林薮”形象地描绘了在自然之中,禅宗智慧的传播与分享,如同贝壳般珍贵的知识,在林间汇聚,供人品味与领悟。
“义外靡鱼兔,璞间即瑶玖。”这里以“义外”与“璞间”为喻,分别指出了禅宗智慧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本质的特性,以及其内在价值如同美玉一般珍贵。通过“鱼兔”与“瑶玖”的对比,突出了禅宗智慧的深邃与独特。
“拣驳徒迷方,庶几泽灰朽。”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不应被表面的纷扰所迷惑,而应深入探索,以求得真正的智慧与解脱。通过“拣驳”与“泽灰朽”的对比,强调了禅宗智慧对于个人成长与心灵净化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智慧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启示与鼓励。
夫差剑老敛锋铓,击石何须试道傍。
若是鞭笞龙象手,只将尺箠起群羊。
光明一段自沈埋,大胆粗心用得乖。
若谓一时谩得过,阇黎大似不曾斋。
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
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
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
汝但逐字写过,逐字点发,一点著一点,一丿著一丿。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