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与诸子再泛虎溪分赋》
《端午与诸子再泛虎溪分赋》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东林非久住,爱此一溪深。

隔水见云树扁舟何处寻。

蒲香仍旧节,荔重亚新阴。

不见沧浪叟,谁为楚客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仍旧(réng jiù)的意思:仍然保持原状,没有改变。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沧浪叟(cāng láng sǒu)的意思:沧浪叟指的是年老的渔夫,也用来形容年老有智慧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端午节与朋友们再次泛舟虎溪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之深。

首句“东林非久住”,暗示诗人并非长久驻留于东林,或许是在旅途中偶然经过,流露出一种行旅中的轻快与自由。接着“爱此一溪深”则表达了对眼前溪流的深深喜爱,溪水的深邃不仅映照出自然的宁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隔水见云树,扁舟何处寻。”这两句通过视觉与想象的结合,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神秘。隔着水面,云雾缭绕的树木若隐若现,扁舟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渺小而悠然自得,仿佛是寻找着某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蒲香仍旧节,荔重亚新阴。”蒲草的香气依旧,荔枝的果实挂满枝头,新绿的阴影覆盖着大地,这些自然界的景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蒲草的“仍旧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规律,而荔枝的“亚新阴”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最后,“不见沧浪叟,谁为楚客吟。”“沧浪叟”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或渔夫,他们生活在自然之中,与世无争,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楚客”则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其他游子,他们在旅途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现代人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其七射的山

空山崖石上,羽镞半留形。

鸟过不敢下,苔封疑有灵。

子孙传野史,守令刻新铭。

亦有南开府,忠勋继汗青。

(0)

早发湖乐镇过黄木岭遇佐时及乡人来迎

湖乐镇下更未阑,黄木岭头山火寒。

峰腰霜满一尺径,涧底风生千仞滩。

归心急喜到家好,侧足方知行路难。

前途忽与故人接,相对不觉成悲欢。

(0)

望琅琊诸山不及游典术魏延追及诵吾同年庄孔阳司副四十年来方一到之句不觉笑曰孔阳谢病居江浦去滁不百里而近尚半世一至况碌碌我辈乎马上次韵一首以示延便中寄声孔阳未必不为之抚掌也

林壑分明自一寰,酿泉声出两峰间。

百年纸上看陈迹,寸日忙中负此山。

到处僧为风月主,生来谁似水云閒。

逃名更笑庄周懒,半世方成一往还。

(0)

大鎗岭

四顾峰峦剑戟攒,丹梯百折暗中盘。

凝眸叵测东西阔,仰面惟愁上下难。

土著已谙犹足弱,客游虽壮亦心寒。

我来疑是兹山幸,欲写微名石上刊。

(0)

二十五日朝陵次世贤太史

二圣仙陵隔路岐,松林灯火夜差池。

中天绛阙长相峙,夹道苍山晚更奇。

地迥易看星次转,天寒不觉露华滋。

一年一度陪鸳侣,清庙无才续旧诗。

(0)

乙未十一月十六日长至有感

吟须再见一茎霜,愁思应随一线长。

月色也从今夜减,酒怀争似少年狂。

海榴漫说偏多子,乔木谁怜隔异乡。

好是浮名归未得,十年辛苦尚为郎。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