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
《三江》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深邃。
首句“寒溪疏影瘦”,以“寒”字点明季节,暗示冬日的寒冷,而“疏影瘦”则生动地描绘了溪边树木在月光下稀疏、细长的影子,给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感觉。
“夜静水淙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潺潺的流水声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增添了诗的意境。
“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雪重”与“衣薄”、“烟深”与“月降”形成鲜明对照,既表现了冬日的严寒,又描绘了烟雾缭绕的景象,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桩”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生活哲理相结合,以“惊碎玉”比喻事物的突然变化或破坏,引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敬畏。
最后,“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窗前,面对着黑暗中的山川,内心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深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好事近 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
望断衡门。
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