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华姜一百首·其二十一》
《哭华姜一百首·其二十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商瞿白发欲成丝,沐犊琴歌更自悲。

珠母不愁生子晚,鸾胶只恨续弦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更自(gēng zì)的意思:更加自由自在、更加放松自在。

鸾胶(luán jiāo)的意思:指女子的泪水。

琴歌(qín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欢乐愉快。

生子(shēng zǐ)的意思:指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续弦(xù xián)的意思:指丈夫去世后,妻子再嫁的情况。

珠母(zhū mǔ)的意思:比喻美丽而宝贵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中的第二十一首。诗中以“商瞿白发欲成丝”开篇,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人,满头白发即将如丝般稀疏,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

接着,“沐犊琴歌更自悲”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老人在抚琴自弹自唱,琴声中蕴含着深深的哀伤,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这里运用了“沐犊”这一典故,意指老人如同牛犊般沐浴在琴声中,沉浸于自己的情感世界,更加凸显了其内心的悲凉。

“珠母不愁生子晚”一句,通过类比珠母不惧怕孕育后代的时间晚,来比喻老人对于生命的延续并不担忧,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老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

最后,“鸾胶只恨续弦迟”一句,借用了“鸾胶续弦”的典故,表达了对老人渴望得到慰藉和陪伴的心愿。鸾胶是传说中用于修补乐器裂痕的神奇胶水,此处暗喻老人希望有人能像鸾胶一样,及时填补他心灵的空缺,给予他温暖与支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揭示了老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洞察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夜行船·十四弦声犹未断

十四弦声犹未断。
星月上、西墙一半。
却手休弹,含情嫩妒,报道春宵短。
银烛纱笼须早办。
不住地、金蕉催劝。
别院人归,小窗灯静,自把花枝看。

(0)

水调歌头·骤雨送行色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0)

水调歌头·老子世北客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0)

水调歌头·一番蓼花雨

一番蓼花雨,几阵桂枝风。
杖藜多暇,准拟同醉小山重。
底事阮郎清致,苦托休文瘦损,咫尺阻西东。
秋色浩如许,岂可欠诗翁。
门前事,都莫问,付杯中。
纷纷蛮触等耳,富贵大槐宫。
何惜振衣而起,相与凭栏一笑,抵掌共谈空。
佳客傥不至,推枕卧云松。

(0)

水调歌头·壁垒壮西塞

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
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
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
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
骑连营,桥列栅,木成排。
老酋鱼釜视我,孰与障吾淮。
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
老子可归矣,击坏乐春台。

(0)

水调歌头·枣颊上秋色

枣颊上秋色,朔漠寇南来。
斧塘锋猬棼集,腥雾扫难开。
细看眼前局面,惊落人间匕箸,砥柱者谁哉。
熊虎贾余勇,狐兔等轻埃。
炮雷轰,戈日耀,阵云排。
不图风定波息,谈笑静长淮。
要诧穿杨妙手,乘早闹蓝抽脚,谁拙又谁才。
束起楼兰剑,归钓子陵台。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