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除夜(chú yè)的意思:指除夕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春灯(chūn dēng)的意思:春天的灯,比喻希望、生机、光明。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静听(jìng tīng)的意思:安静地聆听。
酒觞(jiǔ shāng)的意思:指宴会上敬酒的场合。
老更(lǎo gēng)的意思:指人年纪大,经验丰富,能力强,德行高尚。
却老(què lǎo)的意思:指人年纪大,身体衰老。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童稚(tóng zhì)的意思:指年幼天真无邪的孩童,也可形容成年人举止幼稚、不成熟。
无方(wú fāng)的意思:没有方向或目标,没有计划或方法。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壬寅除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岁岁逢除夜”表达了每年除夕夜的常规,而“家家办酒觞”则展现了民间过年的热闹气氛。诗人对于贫穷的接纳态度在“留穷殊不恶”中体现,显示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却老更无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暗示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接下来,“夕漏馀寒滴”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时间的缓缓流逝,而“春灯候曙光”则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即将来临。
最后两句“静听童稚喜,犹忆少年狂”聚焦于家庭的温馨场景,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诗人不禁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狂放岁月。整首诗通过除夕夜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体悟和对过去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未端午早梦侍讲林亨大与一同官而年少者携幼子过我情好甚洽方饮景星楼上即别去时亨大归省于闽因儿辈书声而觉以诗记之
十年不见林亨大,万里孤舟一梦来。
玉面同官真俊杰,綵衫小囝尚婴孩。
景星楼上方酣饮,秀野桥头又促回。
忽听书声惊梦觉,空庭晓日照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