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荆公》由元代诗人张宇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深刻教训和对后人的警示。
“作古非今祸已成”,开篇即点明历史人物虽生活在过去,但其行为和决策却可能在当下引发祸端,强调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这句话提醒人们,历史并非无足轻重,过去的错误可能会在今天重演,因此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亦知鬼责与天刑”,进一步深化了前句的警示意义,指出历史人物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鬼责),还会面临上天的惩罚(天刑)。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行为的警告,也暗含了对权力滥用和不义之举的批判,强调了公正与道德的重要性。
“试看一病遗言处,犹劝傍人诵佛经。”最后两句以一种超脱而又深沉的态度收尾。这里“一病遗言”指的是历史人物在临终前所留下的遗言或教训,而“劝傍人诵佛经”则体现了对佛法智慧的推崇,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寻求内心平静和道德指引的智慧。这句话暗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道德与智慧的指引都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与现实、道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也是对当代社会的警醒,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道德的坚守和智慧的运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