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烟榕叶暗,春雨蔗田肥。
野女修棕笠,溪人浣氎衣。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轻云(qīng yún)的意思:轻飘的云朵,比喻事物轻盈、不沉重。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野女(yě nǚ)的意思:指女子粗野、不文雅、不守礼节的行为举止。
争道(zhēng dào)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不如归(bù rú guī)的意思:不如归的意思是不如回去,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不如早点回去,以免继续损失。
此诗描绘了福州道中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指点三山近,轻云护翠微”,以“三山”点明地点,福州自古便有“三山”之称,即乌石山、于山、屏山。轻云缭绕,翠色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晓烟榕叶暗,春雨蔗田肥”,描绘了清晨时分,榕树浓密的叶子在薄雾中显得更加深邃,春雨滋润下的甘蔗田一片肥沃,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
“野女修棕笠,溪人浣氎衣”,转而描写乡村生活场景。野女(乡间女子)制作棕笠,溪边的人们在清洗衣物。这一画面温馨而朴实,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啼鹃苦竹里,争道不如归”,最后两句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收尾,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思乡之情。杜鹃鸟的叫声在苦竹林中回荡,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旅人早日归来。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家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福州道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福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家乡的深情呼唤,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轻舟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千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悭。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奇乃善诳,此语当重删。
作诗纪岩石,庶以开愚顽。
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
驰波渺东注,回流抱神京。
至哉钟水德,乃以龙为名。
舟樯万方合,雄丽殊百城。
昔云天堑险,今为衣带萦。
山川迹不改,人理有代更。
下马入官船,兹焉始孤征。
祀事有常期,中心念王程。
俯视万仞渊,不啻沟浍平。
涉川古所戒,事重躯命轻。
嵯峨崇明塔,拔地一千丈。
我攀青云梯,倏到飞鸟上。
微风韵金铎,初日丽银榜。
维时十月交,叶脱天宇旷。
群山东南奔,平川叠波浪。
云间三茅峰,圜立俨相向。
碧瓦浮鳞鳞,兹邑亦云壮。
鸡鸣四关开,攘攘异得丧。
塔中宴坐仙,怜汝在尘坱。
古时登临人,今者亦何往。
俯观世蜉蝣,仰叹彼龙象。
乃知昆崙巅,可以小穹壤。
同游皆隽英,超遥寄心赏。
霜飙天际来,毛发飒森爽。
太白去千年,吾何独惆怅。
鸳鸯尔何来,荡漾野塘水。
塘水污不流,双双乃自止。
云霞下照青黛光,弄影宛在塘中央,惜尔锦翼多文章。
翩翩游侠儿,款款治罗罬。
驱之向南飞,意欲投所设。
成汤昔好德,三面或解之。
尔独不用命,咫尺罹艰危。洞庭潇湘,春风绿波。
芳草可哺,芙蓉可窠。饮啄失所,吾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