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璘上人》
《赠璘上人》全文
宋 / 赵汝腾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潜斋山雨过从久,每说二公不离口。

山雨去佐玉楼仙,潜斋起领金坛守。

一江一浙两知音,柏枝东指还西否。

胡然拄杖转落南,膜拜丛中狮子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línshàngrén
sòng / zhàoténg

qiánzhāishānguòcóngrénměishuōèrgōngkǒu

shānzuǒlóuxiānqiánzhāilǐngjīntánshǒu

jiāngzhèliǎngzhīyīnbǎizhīdōngzhǐhái西fǒu

ránzhǔzhàngzhuǎnluònánbàicóngzhōngshīhǒ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过从(guò cóng)的意思:相处、交往。

胡然(hú rán)的意思:形容情绪或行为突然而无法预料、无法控制。

金坛(jīn tán)的意思:指得到贵人的庇佑,获得好运或者成功。

膜拜(mó bài)的意思:表示极度敬仰、崇拜、佩服。

狮子(shī zi)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威武震撼的吼叫声。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狮子吼(shī zǐ hǒu)的意思:指声音嘹亮有力,像狮子一样威猛的吼叫。

翻译
在潜斋中度过山雨过后的时间已久了,常常提起那两位先生的名字。
山雨离去,仿佛陪伴着玉楼仙子,而我潜斋起身接任金坛守护者的职责。
江浙两地有两位知己,不知他们是否还会像柏枝指向东方后再转向西方。
为何你手持拐杖转向南方,在丛林中膜拜,仿佛山中的狮子发出震撼的声音。
注释
潜斋:作者的书斋名。
山雨:自然界的降雨。
二公:指代的两位先生。
玉楼仙:可能指代仙人或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金坛守:可能指道教或其他宗教中的职位。
一江一浙:指长江和浙江地区。
柏枝:象征忠诚或指引方向。
胡然:为何,为什么。
南:南方。
膜拜:虔诚地敬拜。
狮子吼:比喻威严或有力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腾赠给璘上人的作品,通过描绘山雨、玉楼仙、金坛守等意象,表达了对璘上人的敬仰和深厚的友情。首句“潜斋山雨过从久”描绘了与上人在山雨中长久相伴的情景,暗示了二人关系的亲密。接下来的两句“山雨去佐玉楼仙,潜斋起领金坛守”将上人比喻为神仙般的存在,而自己则追随其后,表现出对上人道德修养的赞美。

“一江一浙两知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上人之间的心意相通,如同长江和浙江的水脉相连。最后一句“胡然拄杖转落南,膜拜丛中狮子吼”形象地描述了上人离去后的场景,以狮子吼象征上人的智慧和威严,表达出诗人对其离去的不舍和对上人教诲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高人逸士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赵汝腾

赵汝腾
朝代:宋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相如玉片瑕,翳眼有空花。

投机不施笏,定动岂能差。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杯涵落广弓,疑蛇病腹中。

一切著眼坏,谁肯学真空。

(0)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九饭头

将勤补拙入厨中,不问青泥事事充。

拾得寒山明此意,如今成佛满虚空。

(0)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四坐禅

夜静风悲人悄悄,众缘事办寂寥寥。

趺坐结跏云汉定,谁知卧月忽明朝。

(0)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三十园头

千百年前老古锥,锄山钁圃示箴规。

蛇儿挑起无人会,直截横抛更勿疑。

(0)

踏著秤锤硬似铁,哑子得梦向谁说。

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