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陵云雾閟,冠剑日星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埏(bā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规模庞大、宏伟壮观。
悲怀(bēi huái)的意思:悲伤和忧愁的心情。
大德(dà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广泛的仁爱之心。
还复(hái fù)的意思:表示回答或回复。
怀隐(huái yǐn)的意思:怀隐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隐藏自己的才能和优点。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几经(jǐ jīng)的意思:经历了数次的变化、转折或困难。
陵云(líng yún)的意思:指高大的云层,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势或声势浩大。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攀龙(pān lóng)的意思:攀龙指的是追求高尚、卓越的事物或追求权势、地位的行为。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山陵(shān líng)的意思:山陵是指山和陵墓,多用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或者高大的山峰。
深恩(shēn ēn)的意思:深厚的恩情。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云雾(yún wù)的意思:形容山间、水面等被云雾覆盖,景色模糊不清。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九月十四日恭谒泰陵》。诗中以庄重的笔触,表达了对先皇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奠桂当兹日,攀龙忆昔年”,诗人选择在特定的日子,即九月十四日,前往泰陵祭拜,追忆往昔与先皇共度的时光,以桂花象征高洁与尊贵,攀龙则寓意对先皇的崇敬与怀念。
颔联“几经寒暑易,常入梦魂牵”,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反复出现,表达了对先皇的思念之情,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份情感始终如一,难以忘怀。
颈联“大德自终古,深恩永八埏”,赞扬先皇的高尚品德和深远恩泽,不仅影响着朝堂,更深入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彰显了其伟大与深远的影响。
尾联“山陵云雾閟,冠剑日星悬”,描绘了泰陵的庄严景象,山陵被云雾遮蔽,但先皇的冠剑依然闪耀着日星般的光芒,象征着先皇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功绩永存人间。
最后一联“秋气增萧索,悲怀隐结缠”,秋天的萧瑟之气加重了诗人的悲伤情绪,内心的哀思如同无形的绳索,紧紧缠绕着诗人的心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先皇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体现了皇家礼制的庄重与深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