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清 暑 宋 /张 九 成 碧 纱 灯 照 素 屏 风 ,满 院 凉 生 秋 意 浓 。谁 信 人 间 五 六 月 ,清 寒 如 在 玉 壶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纱(bì shā)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如碧绿的纱子。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纱灯(shā dēng)的意思:形容心思单纯、纯洁无暇的女子。
素屏(sù píng)的意思:指没有色彩、图案的屏风,比喻言辞平淡无奇。
信人(xìn rén)的意思:相信他人的才能和诚信。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素屏风(sù píng fēng)的意思:指人的美好品德和高尚道德风范。
- 注释
- 碧纱:形容绿色的薄纱。
灯:照明的灯具。
素屏风:白色的屏风。
满院:整个院子。
凉生:产生凉意。
秋意:秋天的气息。
谁信:谁能相信。
人间:人世间。
五六月:六月。
清寒:清凉寒冷。
玉壶:古代常用来比喻清澈透明的容器,这里象征清凉世界。
- 翻译
- 碧绿的纱灯照亮了白色的屏风,整个庭院弥漫着浓厚的秋意。
谁能相信这人间六月天,清冷如同置身于玉壶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静谧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气息的感受和独到的审美情趣。"碧纱灯照素屏风"一句,以柔和的光线勾勒出室内外的分界,同时透露出夜幕降临后的宁静氛围,"碧纱"二字更添了一份清凉之感。
"满院凉生秋意浓"则是对整个庭院中秋季气息的描绘,秋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院落间充盈着浓郁的秋天气息。这里的"满院"不仅指物理空间,更暗示了诗人内心所感受到的丰富情感。
接下来的"谁信人间五六月"一句,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五六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被视为夏季,诗人提问谁能相信世间的夏天竟已过去,显示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无奈。
最后,"清寒如在玉壶中"则将秋日的凉意比作珍贵美丽的玉壶中的清泉。这里的"清寒"不仅形容温度,更有着精神层面的洁净与高雅,而"玉壶"则象征着纯洁和坚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凉之气的珍视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妙的意象构筑,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独特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