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萱为吴太学辂作》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思萱》,是明代诗人邵宝为吴太学辂所作。诗中以“萱”作为母爱的象征,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伊昔母在萱正华”,描绘了母亲在世时的温馨场景,如同萱草正值繁盛之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儿呼母应春满家”,进一步渲染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整个家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而今见花不见母”,诗人通过“见花”与“不见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感。即使眼前依旧是熟悉的花朵,但母亲已不在身边,那份温暖与陪伴不复存在,家中的春色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儿子独自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接下来的“苦心对花花亦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的心灵之痛,连同对母亲的思念,都化作了对花的哀愁。花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悲伤,不再绽放出往日的欢颜。最后,“恸哭披图春复秋”,诗人通过哭泣和翻阅母亲留下的物品,寄托对母亲的无尽哀思,时间流转,季节更迭,但对母亲的怀念却如春去秋来,永无止息。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对母爱的崇高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