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岁花前客,今为树下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好(bù h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坏得无法再坏。
出行(chū xíng)的意思:离开原地前往他处。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倾城(qī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极美,美得令人心动。
时行(shí há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下尘(xià chén)的意思:指离开尘埃、世俗之地,追求高尚、纯洁的境地。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初开,时光流转,人们纷纷外出欢庆,而独留家中之人却未被想起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倾城出行乐”与“谁念端居人”,表达了对孤独者的同情和对社会普遍忽视个体感受的反思。
首句“梅花忽已动,岁时行亦新”以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季节更迭,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新春的到来。梅花的绽放不仅预示着自然界的更新,也激发了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接着,“倾城出行乐,谁念端居人”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新春佳节之际,城市中的人们纷纷外出游玩,享受节日的欢乐,而那些留在家中的人却被忽略了。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往往更关注热闹的集体活动,而忽视了那些选择安静生活或因各种原因无法参与庆祝的人的感受。
“端居岂不好,负此芳树春”进一步强调了留在家中的人并非不享受生活,而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参与到外在的庆祝活动中。他们或许同样欣赏着春天的美好,但这种欣赏并未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注。
最后,“昨岁花前客,今为树下尘”以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无常的思考。曾经在花前欢笑的人如今已化作尘土,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者和被遗忘者的同情与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一月十七日大雪昼夜不止平地盈数尺十九日雪中与时可载酒相率出郊谒子庄因登爽亭临轩纵饮四望浩然澒洞一色真奇胜也孙志康畏寒不出已而有诗因次其韵
小阁仅堪容一席,西望诸山天咫尺。
兴来踏雪共登临,径醉何曾论斗石。
风前少皞陈堂堂,万骑衔枚替戾冈。
倾河倒汉天上落,蓝宝荆珍尽捲将。
海边属国寒到骨,帘里寿阳花满房。
恨君闭户不好奇,三人醉倒君不知。
须怜暖律易消铄,行见芳洲生杜若。
肯捐冻死求一适,聊畏思归老庄舄。
留题婺州智者寺
宿雨虽乍晴,轻云犹出岫。
春深卉木繁,千岩衒芳秀。
谁云山径幽,涓涓响寒溜。
时禽助好音,百啭引鸟脰。
老僧邀客留,蒲帘捲圭窦。
侧耳石鼎傍,蝇声辩汤候。
茶品颇自修,击拂振襟袖。
勤劬爇炉香,挹试殆三嗅。
稍定与之言,飘然出尘垢。
坐久月华生,澄潭明列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