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法 椿 长 老 口 占 宋 /陈 著 床 前 何 必 问 云 何 ,霜 顶 谁 将 手 自 磨 。可 是 法 身 真 有 病 ,皱 眉 头 处 为 人 多 。
- 翻译
- 何必在床前询问如何变化
霜白的山顶又有谁亲手打磨
- 注释
- 云何:如何变化。
霜顶:霜白的山顶。
手自磨:亲手打磨。
法身:佛法中的自我,指修行者的精神体。
真有病:确实存在问题或困扰。
皱眉头处:皱眉的地方,比喻困扰或痛苦之处。
为人多:为世人所常见,许多人会遇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答法椿长老口占》。诗中,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理解的独特见解。首句“床前何必问云何”,意在强调不必执着于表面的疑问或形式,暗示真正的佛法在于内心体验和领悟。次句“霜顶谁将手自磨”,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自我磨砺、追求真理的过程,如同霜雪覆盖的山顶,独自进行精神上的修炼。
后两句“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佛法中的“法身”(即内在的清净本性)并非表面的健康无病,反而在人们常觉困扰的皱眉之处,即烦恼和困惑中体现得更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深刻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修行并非逃避痛苦,而是要在生活的困顿中寻求解脱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理解,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真谛,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括范文正严先生祠堂记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高哉不事侯王。
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
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无古今,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六桥行·其二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
喧处处、行春箫鼓。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愁情几许。
更多似、一天飞絮。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月边娇.元夕怀旧
酥雨烘晴,早柳盼颦娇,兰芽愁醒。
九街月淡,千门夜暖,十里宝光花影。
尘凝步袜,送艳笑、争夸轻俊。
笙箫迎晓,翠幕卷、天香宫粉。
少年紫曲疏狂,絮花踪迹,夜蛾心性。
戏丛围锦,灯帘转玉,拚却舞勾歌引。前欢谩省。
又辇路、东风吹鬓。醺醺倚醉,任夜深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