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湖泛舟得南字》
《方湖泛舟得南字》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湖波烟雨绿如蓝,小?闲携客二三

坠絮飐萍生细浪,惊鱼避鹭没深潭

入荷似觉傍无岸,穿石方知上有岩。

却凭朱楼同望海,一规玉帖西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āngfànzhōunán
sòng / liúzhuāng

yān绿lánxiǎo{zuǒzhōuyòudìng}xiánxiéèrsān

zhuìzhǎnpíngshēnglàngjīngméishēntán

juébàngàn穿chuānshífāngzhīshàngyǒuyán

quèpíngzhūlóutóngwànghǎiguīhántiē西n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深潭(shēn tán)的意思:比喻深不可测的事物或困境。

石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事物固定不变、无法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细浪(xì làng)的意思:形容水面上的波浪细小而平静。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一规(yī guī)的意思:指一条准则或规则。

玉帖(yù tiē)的意思:指优秀的文章或书籍。

朱楼(zhū lóu)的意思:指华丽、宏伟的建筑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光图。开篇“湖波烟雨绿如蓝”即勾勒出一片迷离的水面,波光与烟雨交织,让人感觉到一种朦胧的美。紧接着“小?闲携客二三”,诗人邀约几位亲朋好友,一同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

“坠絮飐萍生细浪,惊鱼避鹭没深潭”两句,则描绘了水草丛生的湖面,以及鱼儿躲避鸟雀的生动场景。这里的“坠絮”形容水草随波逐流,“飐萍”则是芦苇在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入荷似觉傍无岸,穿石方知上有岩”两句,诗人通过对荷花与水流穿过岩石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遨游自然的意境。这里的“入荷”即是泛舟于荷花丛中,“傍无岸”则让人感觉到一种界限模糊的自由。

最后“却凭朱楼同望海,一规寒玉帖西南”,诗人在红色的楼阁上与友人一道眺望着远方的大海,手持白玉制成的规尺(古代量度长度的工具),似乎在测量或是象征性地触摸那遥不可及的天涯。这里的“帖西南”可能暗示了一种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那份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醉花阴.梅花风谢

玉堂不闭东风骤。一夜琼枝瘦。

香雪乱侵衣,梦醒江楼,羌笛谁家奏。

仙姿自别罗浮后。消损应非旧。

莫去倚阑干,冷月清霜,正是愁时候。

(0)

满江红.镇江驿中

楼上春寒,倚危祢、杏花消瘦。

重门外、檐铃四响,落梅风骤。

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

早纱窗、虚处月痕斜,三更后。眠未稳,吟难就。

红炉冷,青绫绉。想雕房曲槛,少年时候。

锦瑟坐调弦索手,罗衣醉拥薰香袖。

到如今、惟只是相思,浓如旧。

(0)

凤衔杯.端溪任兵备席上,赠沉香杯

秋水片帆明似箭。又映带烟峦葱茜。

有垂钓任公,鸣筝挟瑟开芳宴。还共举,梨花盏。

质崚嶒,气清远。泛玻瓈、鹧鸪斑擅。

拚一饮香浮,醉中海国壶中选。应胜似,涪阳篆。

(0)

南乡子·其一微泉阁遣怀,呈家叔

倚杖小池边。半采红莲半白莲。

辜负春风杨柳曲,今年。犹有些些旧管弦。

相对一陶然。半醉行歌半坐禅。

绿竹挂衣凉处歇,时眠。免被饥寒婚嫁牵。

(0)

金凤钩.咏绣鞋

昨宵绣,幕曾近。怪花底、湘帘初褪。

纤如钩月,柔如削玉,掌上看来越韵。

莲踪一捻莲痕印。向洛浦、香尘微衬。

双双綵雀,盈盈罗袜,稳称凌波身分。

(0)

摘得新·其二咏玉簪花

白玉簪,瑶池月影临。搔头斜照水,鬓云侵。

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