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彻宵(chè xiāo)的意思:彻夜不眠,整夜不休息。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寸丹(cùn d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
风响(fēng xiǎng)的意思: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可用来形容传闻或消息传播的迅速。
冷水(lěng shuǐ)的意思:指对人的热情、积极性、热情等进行打击、阻挠或泼冷水,使其丧失信心或动力。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响彻(xiǎng chè)的意思:声音传遍整个地方,声势浩大。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劳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日日从人冷水浇”,生动地展现了劳作的艰辛,每日在冷水的浇灌下劳作,形象地描绘了劳动的繁重与艰苦。次句“寸丹馀热那能消?”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疲惫与劳苦的深切感受,即使身体上的劳累可以暂时得到缓解,但内心的疲惫与焦虑却难以消除,体现了劳役生活对身心的双重压力。
接着,“笕泉偏近征夫枕”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命运联系起来,笕泉(引水管道)靠近征夫(出征士兵)的枕头,暗示着劳役生活与战争的紧密关联,以及劳役者可能面临的生死考验和不确定的命运。最后,“无雨无风响彻宵”则以夜间的寂静反衬劳役生活的喧嚣与不息,即便是在最宁静的夜晚,劳役者的劳作声依然回荡不绝,表现了劳役生活的持续与艰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底层人民的劳役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劳役者辛劳与痛苦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辰阳即事(一作刘长卿诗,题云感怀)
青枫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
愁中卜命看周易,病里招魂读楚词。
自恨不如湘浦雁,春来即是北归时。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入门长恐先师在,香印纱灯似昔年,涧路萦回斋处远,松堂虚豁讲声圆。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顾渚一瓯春有味,中林话旧亦潸然。
右省张补阙茂枢同在谏垣连居光德新春赋咏聊
小梅零落雪欺残,浩荡穷愁岂易宽。
唯有朗吟偿晚景,且无浓醉厌春寒。
高斋每喜追攀近,丽句先忧属和难。
十五年前谙苦节,知心不独为同官。
送徐涣端公南归(一本无涣字)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
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
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