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壁龙鳞合,空巢鹤影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身(b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只有一半露出或暴露在外面。
壁龙(bì lóng)的意思:壁龙是指隐蔽的、隐藏的能力或才能,比喻人才或技艺高超而不为人所知。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青苍(qīng cāng)的意思:形容山色苍翠、青翠欲滴。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它在南岳祠前历经岁月沧桑。"偃蹇何年种"暗示了松树的古老,不知何时栽种,历经风雨;"青苍暮色酣"则写出松树苍翠的颜色与傍晚深沉的氛围相融。"半身犹直上,全势欲倾南"描绘了松树的姿态,尽管下半身有些倾斜,但整体仍顽强地向南方伸展。
"古壁龙鳞合"运用比喻,将松树皮的纹理比作龙鳞,增添了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空巢鹤影参"则借鹤影衬托松树的孤独与高洁,犹如空巢中的孤鹤,显得更加清冷而孤傲。最后两句"岁寒终见尔,霜雪老能堪"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即使在严冬霜雪中也能屹立不倒,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古松的坚韧与岁月的沉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深敬仰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无党归婺州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剪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单车细马出虎牢,春云黕黕百舌嚎。
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
因君重思昔日欢,醉笔狂扫嵩丘高。
于今零落二十载,纵在各各叹二毛。
试采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
俗情相望亦异此,竞欲折笋笼含桃。
送施屯田提点铜场兼相度岭外盐入虔吉
江西采铜山未竭,南越熬波海将结。
主人贪利不畏刑,白日持兵逾盗窃。
铜私铸器盐夺商,死共吏争蛇斗穴。
奸豪乘势倚蛮陬,劫掠聚徒成蚁垤。
今虽驱剪岭下平,尚恐根存更生孽。
因择健才通便民,付职与权将有设。
秋香亭上共为宾,却作主人殊少悦。
徂东走北十五年,只有山川看不别。
送陈太祝归河阳
羸马度关去,夜向河桥归。
水风来何急,吹裂游子衣。
到家莫久留,速书赴礼闱。
大对必有蕴,时哉无阔稀。
送杨叔恬应北京辟
昔时见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贤。
子于文字实赡博,海客谩估珠盈船。
欲卖明月一寸魄,虽豪未肯售以钱。
通都大邑忽辨宝,直取不犯骊龙涎。
遂作照乘物,矜夸魏人前。
从兹十二车,光彩生从先。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
适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
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
近城尘土多,乱尔烟霞趣。
野蜂衔漆汁,尚欲为蒂固。
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