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光半游山东》
《送光半游山东》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孤锡送寒海,风霜意已深。

初移庾岭步,竟有泰山心

衲破尘窥絮,淮长月堕襟。

念予思共力,归兴挽幽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归兴(guī xī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事物的兴盛归于正常状态

山心(shān xīn)的意思:指山峰的中心,也借指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核心或最重要的部分。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庾岭(yǔ lǐng)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事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送光半游山东》。诗中以“孤锡送寒海”开篇,描绘了送别时的凄清景象,锡杖在寒冷的大海边显得格外孤独,预示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接着,“风霜意已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风霜交加,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初移庾岭步,竟有泰山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意志的赞美。初行之时或许只是小山丘的攀登,但最终却有着攀登泰山的决心和毅力,寓意着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勇往直前的精神。

“衲破尘窥絮,淮长月堕襟”描绘了僧侣生活简朴而超脱的形象,衲衣破旧,尘土可见,月光洒落在衣襟上,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淮水悠长,月光如练,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意境。

最后,“念予思共力,归兴挽幽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奋斗的愿望。即使分别在即,心中仍怀揣着与友人并肩作战、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憧憬,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又蕴含着对友人坚韧精神的赞美和对未来合作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僧中海渊还阆

旧乡山水绕禅扃,日日山光与水声。

归去定贪山水乐,不教魂梦到神京。

(0)

和君实叠石溪

到处窥泉窦,逢人问草名。

簪裳已无累,猜鸟不须惊。

对景有诗癖,酌泉无酒狂。

山间少尘土,云际足春阳。

(0)

奉和冯允南二首·其二

常望乡山忆翠微,此来时节更春晖。

林间怨鹤久招隐,花外啼鹃仍劝归。

云似随人飞缥缥,雨如先道洒霏霏。

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0)

奉和冯允南二首·其一

小马轻舆蜀道难,身披裘褐顶峨冠。

已从林下幽人往,犹作朝中旧德看。

渔钓喜欢新得侣,道途瞻顾尚呼官。

多惭乡友贻清唱,天外鸾音与凤翰。

(0)

句·其三

灵山一片云边雨,每为熙朝作岁丰。

(0)

自温江宿僧净偲秀野轩

千里寻山忆烂柯,七旬归去此重过。

因观秀野轩前景,与我高斋不较多。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