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放怀(fàng huái)的意思:放松心情,不再拘束。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 鉴赏
此联以“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为内容,展现了作者郑开禧在清代对于生活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上联“随时静录古今事”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记录态度。这里的“静录”不仅指动作上的安静,更蕴含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通过“随时”二字,强调了无论何时何地,作者都保持着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敏锐感,将所见所闻的古今之事一一记录下来。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其对历史的尊重与理解。
下联“尽日放怀天地间”则进一步展示了作者的胸怀与视野。在这里,“尽日”意味着从早到晚,全天候的状态,强调了作者与自然、宇宙的紧密联系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放怀”一词,表达了作者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不受世俗束缚,能够以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副集字联既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现,也是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保持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同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宽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
岳州西祠从古有,控带洞庭湖之口。
前对隐显明灭之湘山,下接渊沦汹涌之长川。
茫茫白沙连绝屿,淡淡古木蟠苍烟。
昭灵王,左安流,右翠帐,朱幡拥前后。
锯牙虎视森两厢,气骨生狞欲奔走。
我来缆舟日已昏,袍靴跪听祠官言。
伏兴进退如法式,四顾诡谲惊心魂。
平明结束舟将解,叱吸仍闻北风大。
焚香奏酒殊无计,伏渚藏汀姑有待。
二王威神世所传,钤摄鬼怪宾灵仙。
好风相送势不难,舒卷造化须臾间。
波回草动似有意,举棹开帆即千里。
吟诗赏月岳阳楼,买鱼沽酒巴陵市。
大热息于官亭
大暑投官亭,堂皇已颓折。
盘桓倚门户,坐以一筦席。
昊天多清风,至此何悭惜。
及我无分寸,挥汗已盈尺。
较之渴仆长途间,犹赖此中容少息。
嗟我不如亭前马,稳嚼青刍柳阴下。
又不如东家养画眉,雕笼彩画近帘帷。
一身扰扰南复北,凌寒涉暑常奔驰。
寒犹幸可沃以酒,暑真可畏非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