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著 作 佐 郎 崔 融 等 从 梁 王 东 征 唐 /陈 子 昂 金 天 方 肃 杀 。白 露 始 专 征 。王 师 非 乐 战 。之 子 慎 佳 兵 。海 气 侵 南 部 。边 风 扫 北 平 。莫 卖 卢 龙 塞 。归 邀 麟 阁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北平(běi píng)的意思:北平是指北方的平原地区,也指平和安宁的状态。
风扫(fēng sǎ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扫荡一切。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佳兵(jiā bīng)的意思:指出色的军队或优秀的将领。
金天(jīn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富有或财富丰厚。
乐战(lè zhàn)的意思:乐于参与战斗,喜欢战争。
麟阁(lín gé)的意思: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龙塞(lóng sāi)的意思:形容河流湍急,水势汹涌澎湃。
南部(nán bù)的意思:指地理位置在南方的地方。
天方(tiān fāng)的意思:天方意为天上的方位,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极高的境界。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专征(zhuān zhēng)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现象具有特定的特征或特点。
- 注释
- 金天:秋天。
秋季于五行属金,金色白又为白帝,万物收藏主肃杀。
肃杀:使万物凋萎。
白露:节气名。
是秋季中的第三个节气。
专征:指将帅受皇帝之命全权指挥军队进行讨伐。
王师:王者之师,对本国政府军的美称。
乐战:好战。
之子:指崔融。
佳兵:本指锐利的武器,这里指乐战好杀。
海气:指渤海的寒气。
南部:这里指东北契丹族叛乱南侵的部落。
边风:北方边境的寒风。
北平:北平郡,这里指北方边疆地区。
卢龙塞:即今河北省遵化县内的喜峰口,是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
归邀:回来后邀取、希图。
麟(lín)阁:麒麟阁。
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的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这里借指对功勋的表彰。
- 注释2
(1)著作佐郎:官名。梁王:武三思,武则天异母兄之子,封为梁王。东征:指征讨契丹。(2)金天:秋天。肃杀:严酷萧瑟。(3)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专征:全权主持征伐。此处指出征。(4)之子:此子,指崔融等人。慎佳兵:慎重对待用兵之事。(5)卢龙塞:今河北省喜峰品附近,是古代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军事要塞。(6)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立,给十一个功臣画像于其上。
- 翻译
- 金秋季节萧瑟寒风初起,白露时分开始发兵征讨。
朝廷军队并非爱好战争,你们用兵时要慎重行事。
征伐定如海气席卷南国,边风扫荡北地所向披靡。
要学习田畴不居功自傲,更不必希求扬名麒麟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是一首表达出征将士之情怀和对战争的反思的七言绝句。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这两句描绘了秋季的肃杀景象与白露初现的时节,暗示着出征的紧迫与严峻。这里的“金天”指的是秋天天气的清冷,“白露”则是早晨的露水,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庄重的氛围。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态度和出征将士的心境。“王师”指的是王朝的军队,“非乐战”意味着战争并不是快乐的事情,而是不得已的选择。这两句强调了出征者对于战争严肃认真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深刻的思考。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这两句描绘了战事发生时自然环境的变化。“海气”、“南部”暗示着战乱可能波及到远离战场的地区;“边风”、“北平”则直接指向战争对边疆带来的影响。这里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远影响。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最后两句诗是对出征者的期望与祝愿。“莫卖”即不要忘记,“卢龙塞”指的是边疆的要塞或险要之地;“归邀”则是希望能够凯旋而归,“麟阁名”指的是功成名就,留下美好的名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出征将士们能够完成使命、保全国家边疆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对出征者心境和态度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悲壮而深沉的气息。诗人陈子昂在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及其后果的普遍认知与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