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田黄雀行》
《野田黄雀行》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奔奔,鹊彊彊。来逢野田雀,相逐过南疆。

北地霜雪南地稻粱

人生美食绮衣不及鸿雁高飞

鸿雁下天遭网罗不食柰尔黄雀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奔奔(bēn bē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跑得很快。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鹑奔(chún bēn)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行动迅速、敏捷。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高飞(gāo fēi)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物的发展或进步迅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美食(měi shí)的意思:指美味的食物或烹饪技艺精湛的菜肴。

南地(nán dì)的意思:南方地区

绮衣(qǐ yī)的意思:华丽的衣服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野田黄雀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野景象和对人生的哲思。诗中通过“鹑奔奔,鹊彊彊”起兴,形象地展现了雀鸟们的活动状态。接着,黄雀在田野间遇见了野田雀,两者互相追逐,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对比了北地的严寒和南地的丰饶,表达了人们对温暖和食物的向往。诗人以“人生美食被绮衣,不及鸿雁能高飞”寓言,指出人世间物质享受虽好,但不如鸿雁的自由自在,寓意着精神层面的追求更为重要。

最后,诗人以“鸿雁下天遭网罗,不食奈尔黄雀何”作结,揭示出即使鸿雁被捕获,也无力保护弱小的黄雀,暗示了世间的不公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李梦阳诗歌的鲜明特色。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泛舟至泳鲤桥

红树青山外,斜阳好放舟。

风多帆力健,潮定橹声柔。

蓼折曾扶蟹,蘋开为泛鸥。

数家临水处,椓杙任淹留。

(0)

邹县谒亚圣庙二十韵

庙貌瞻邹邑,岩岩万古钦。

贞珉镌盛迹,古桧郁浓阴。

典礼隆昭代,馨香配孔林。

门徒参庑位,疆吏肃明歆。

允矣真王佐,俨然大业临。

治承三代远,道慑百家侵。

杨墨言虽距,齐梁用未任。

七篇昭守待,诸子息诐淫。

特识龙门传,奇功姒水心。

斯文延末造,被泽到于今。

却慨江河下,堪悲陷溺深。

利源骛夷夏,祅教混人禽。

海外连盟会,寰中耗币金。

群雄兵易构,古学说将瘖。

渐觉纵横尚,殊难口舌禁。

仪秦羞妾妇,章丑乞砭针。

不识逢时变,如何挽陆沈。

侏儒怀世局,狂语托行吟。

谒像疑披简,陈词又歛襟。

登车回首处,峄岭自崎崟。

(0)

过焦山门

海门峙江中,洪流束泱漭。

夕阳送轻舟,清风来五两。

过峡速如驶,山容共俯仰。

一山耸壁崖,一山郁林莽。

帆映两山青,篙击乱石响。

恰接中浤势,黄流溯远上。

眼前浮玉峰,秋痕入萧爽。

击楫兴自豪,杖策景空想。

吾生果何为,波涛亟来往。

渔人独自閒,晚潮时举网。

(0)

龙泉寺旧有寿山石刻十六应真象庚子兵乱失其二邵伯絅于厂市见二像购归寺中恰合洵异事也绘图徵题为赋二绝·其一

人天多少团沙感,诗画聊存印雪缘。

箫寺他年增掌故,伽蓝记里与流传。

(0)

早秋感怀

烟树含愁莽大荒,西风一夜鬓成霜。

知交迹共秋蓬散,羁旅人如社燕忙。

坐对河山抚髀肉,转看花月絓离肠。

祖生慷慨中流意,落日凉云水一方。

(0)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其六

云雁游鱼两寄翰,殷拳相诉别离酸。

扇囊惠我徵图画,画就今同挂剑看。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