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皑皑(ái ái)的意思:形容雪或霜覆盖得很厚,一片白茫茫的样子。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三白(sān bái)的意思:指白头、白脸、白胡子,形容人年老。
时调(shí diào)的意思:指合乎时宜的言行举止。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素月(sù yuè)的意思:指明亮而洁白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醉翁(zuì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生态度淡泊,不受外界纷扰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初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之美与内心的喜悦。首句“彻地寒威暖尚遥”点明了冬日的寒冷,与温暖相隔甚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岂同春日落还消”则将初雪与春日的短暂相比,强调了雪的珍贵与美丽。
“醉翁不道盐并絮”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盐和絮,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轻盈与洁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紧接着,“阿母难专池是瑶”则进一步赞美了雪的纯净与美好,仿佛是瑶池中的珍宝,难以独享。
“素月交光千里共,丰年为瑞四时调”两句,将雪与月光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千里共赏的壮丽画面,同时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社会祥和的向往。
最后,“腊中三白已堪赏,何况皑皑照此宵”表达了对腊月三场大雪的赞叹,以及在夜晚雪光的照耀下,这份美景更加令人陶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自此滥觞至滔襄,毋惑怀玉不自知。
何思何虑心思灵,不识不知洞光明。
意萌微动雪沾水,泯然无际澄且清。
侍郎日用所自有,总是本原非左右。
举而措之于三山,的然民仰如父母。
鉴明水止烛丝釐,变化云为奇复奇。
斯妙可言不可思,矧可倾耳而听之。
然而皋禹尚兢业,不作好恶生枝叶。
圣贤相与告戒尚有斯,某也何敢不于侍郎之前献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