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五》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五》全文
明 / 龚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怜须鬓白如银,不道今年遇此迍。

数亩薄田俱付水,百般老病随身

念渠漂泊无家者,与我同为失所民。

终夜吟声不绝,半因忧已半忧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般(bǎi bān)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多种多样的。

薄田(bó tián)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须鬓(xū bì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用以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苍老。

吟声(yín shēng)的意思:指大声吟咏,发出悦耳的声音。

忧人(yō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或令人担心的人或事。

终夜(zhōng yè)的意思:整个夜晚,整夜不眠。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生活困顿的感慨。首句“自怜须鬓白如银”描绘了诗人对自己的衰老形象的自怜,以“白如银”比喻须发斑白,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次句“不道今年遇此迍”则表达了对今年遭遇不幸的惊讶和叹息,"迍"字暗示了生活的艰难。

第三句“数亩薄田俱付水”,通过“薄田”和“付水”形象地写出田地遭受灾害,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无望。第四句“百般老病尽随身”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的衰弱和疾病的困扰,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

接下来,诗人将自己与那些“漂泊无家者”相提并论,他们都成了“失所民”,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共鸣。最后两句“终夜忧吟声不绝,半因忧已半忧人”揭示了诗人忧虑的深度,不仅是自己的困境,更是他人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逆境时的自我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龚诩

龚诩
朝代:明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猜你喜欢

立春后寒甚二首·其二

坐拥红炉尚怯寒,边城况是铁衣单。

营中午夜犹传箭,马上通宵不解鞍。

主将拥麾方得意,迂儒抚剑谩兴叹。

东风早解黄河冻,春满乾坤万姓安。

(0)

点绛唇

美满生离,据鞍兀兀离肠痛。旧欢新宠。

变作高唐梦。回首孤城,依约青山拥。西风送。

戍楼寒重。初品梅花弄。

(0)

巡边·其二

大漠穷秋草正肥,健儿队队马如飞。

千旌耀日争前导,羽扇临风效一挥。

极塞黄尘消客鬓,满山红叶扑征衣。

建昌东望挑林口,落照长河且驻騑。

(0)

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0)

点绛唇.饯春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

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

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0)

己亥杂诗·其二○九

空山徙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