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十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十七》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绝句

留使来文牒,恃势要君真可诛。

宪纪皇皇示弱盛衰关数不关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皇皇(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威严庄重,威武雄壮。

来文(lái wén)的意思:指接收到的信函、文书等。

留使(liú shǐ)的意思:指在外地任职的官员因在任期满后留在原地工作,不愿返回原籍。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势要(shì yào)的意思:形势关键,重要的局势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示弱(shì ruò)的意思: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弱于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文牒(wén dié)的意思:文牒指的是文书、文状或奏表等文件。

宪纪(xiàn jì)的意思:宪纪指宪法和纪律,是指国家法律和纪律的规定。

遮留(zhē liú)的意思:遮掩、阻拦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作家刘鹗所作的《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中的第十七首。诗中通过描绘使者仗势欺人,试图影响君主的行为,表达了对滥用职权者的谴责。"遮留使者来文牒"一句,形象地刻画了使者阻挠公文传递的场景,暗示其意图干预政事。"恃势要君真可诛"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强烈不满,认为这种依仗权势企图操控君王的人应当受到严惩。

"宪纪皇皇无示弱",这里的"宪纪"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皇皇"形容其庄严且不容侵犯。诗人强调法律的尊严和公正,不应该轻易妥协。"盛衰关数不关渠","关数"指天数、命运,"渠"代指那些使者或权臣。诗人进一步指出,国家的兴衰并非取决于这些小人的行为,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对权臣干预政治的批判态度,以及对法制尊严的坚守,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社会公正的期待。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西乌夜飞·其五

感郎崎岖情,不复自顾虑。

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

(0)

乌夜啼·其三

辞家远行去,侬欢独离居。

此日无啼音,裂帛作还书。

(0)

华山畿二十五首·其十二

啼相忆。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息。

(0)

学阮步兵体诗

沈情发遐虑,纡郁怀所思。

仿佛闻箫管,鸣凤接嬴姬。

联绵共云翼,燕婉相携持。

寄言芳华士,宠利不常期。

泾渭分清浊,视彼谷风诗。

(0)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二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

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

(0)

濛濛大象内,照曜实显彰。

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

不有松柏志,何用拟风霜。

闲豫紫烟表,长歌出昊苍。

澄虚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丽辰傅殷王。

伊余非二仙,晦迹之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

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