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
《元宵》全文
宋 / 彭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

行乐归来向晓,道傍闻得蚕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蚕丝(cán sī)的意思:指非常细腻的、柔软的丝织品,比喻文笔、声音等细腻、柔和。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老稚(lǎo zhì)的意思:老年人的行为举止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闻得(wén de)的意思:指听到或得知某种消息或情况。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向晓(xiàng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的时候,表示时间刚过夜晚,天色开始明亮。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注释
巴人:指巴地的居民,古代泛指四川一带的人。
上元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观灯、猜灯谜等习俗。
老稚:老人和小孩。
相携:相互陪伴。
看点诗:看灯谜诗,元宵节的一种娱乐活动,猜灯谜。
行乐:游乐,欢庆。
天向晓:天快亮了。
道傍:道路旁边。
唤蚕丝:叫卖蚕丝,可能是在集市或摊位上。
翻译
巴地的人们最看重元宵节,老少相伴去看灯谜诗。
游玩尽兴归来时,东方已破晓,路边有人叫卖蚕丝的声音传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人们在元宵节时的习俗和欢乐气氛。"巴人最重上元时",反映出当地人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老稚相携看点诗",描绘了无论老少都一同出行,欣赏诗歌或灯谜,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气息。"行乐归来天向晓",写出了人们在欢庆中度过了一夜,直到天边微明才尽兴而归。最后的"道傍闻得唤蚕丝",则巧妙地将节日的热闹与农事相连,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彭永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寄饶葆光

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蠹简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0)

高阳台.江阴道中有怀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0)

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

雪飞灯背雁声低。寒生红被池。小屏风畔立多时。

闲看番马儿。新揾泪,旧题诗。一般罗带垂。

琼箫夜夜挟愁吹。梅花知不知。

(0)

月丹花

朱砂炼碗质轻盈,知是蟾宫几杵成。

槁蒂秀钟天种艳,碾光辉映御袍荣。

叶沿绿刺星星劲,心结黄芽粟粟明。

皓魄正圆花正丽,相看无语说长生。

(0)

暮春杂兴·其五

燕子声中日正长,读残书卷乱堆床。

梦回却爱西窗寂,闲看松花带夕阳。

(0)

贺新郎·其八檃括菊花新

露白天如洗。淡烟轻、疏林映带,远山横翠。

对此情怀成甚也,云断小楼风细。

独倚遍、画阑十二。花馆云窗成憔悴。

听宾鸿、天外声嘹唳。但不过,闷而已。

房栊深静难成寐。夜迢迢、银台绛蜡,伴人垂泪。

巴得暂时朦胧地。还又匆匆惊起。

漫自展、云间锦字。往后各收千张纸。

念梦劳魂役空凝睇。终不负,骖鸾志。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