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蚕丝(cán sī)的意思:指非常细腻的、柔软的丝织品,比喻文笔、声音等细腻、柔和。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老稚(lǎo zhì)的意思:老年人的行为举止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闻得(wén de)的意思:指听到或得知某种消息或情况。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向晓(xiàng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的时候,表示时间刚过夜晚,天色开始明亮。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 注释
- 巴人:指巴地的居民,古代泛指四川一带的人。
上元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观灯、猜灯谜等习俗。
老稚:老人和小孩。
相携:相互陪伴。
看点诗:看灯谜诗,元宵节的一种娱乐活动,猜灯谜。
行乐:游乐,欢庆。
天向晓:天快亮了。
道傍:道路旁边。
唤蚕丝:叫卖蚕丝,可能是在集市或摊位上。
- 翻译
- 巴地的人们最看重元宵节,老少相伴去看灯谜诗。
游玩尽兴归来时,东方已破晓,路边有人叫卖蚕丝的声音传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人们在元宵节时的习俗和欢乐气氛。"巴人最重上元时",反映出当地人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老稚相携看点诗",描绘了无论老少都一同出行,欣赏诗歌或灯谜,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气息。"行乐归来天向晓",写出了人们在欢庆中度过了一夜,直到天边微明才尽兴而归。最后的"道傍闻得唤蚕丝",则巧妙地将节日的热闹与农事相连,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江阴道中有怀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今夜山窗,还□□绕梨云。
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
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贺新郎·其八檃括菊花新
露白天如洗。淡烟轻、疏林映带,远山横翠。
对此情怀成甚也,云断小楼风细。
独倚遍、画阑十二。花馆云窗成憔悴。
听宾鸿、天外声嘹唳。但不过,闷而已。
房栊深静难成寐。夜迢迢、银台绛蜡,伴人垂泪。
巴得暂时朦胧地。还又匆匆惊起。
漫自展、云间锦字。往后各收千张纸。
念梦劳魂役空凝睇。终不负,骖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