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感》
《有感》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薄伐中策论兵自古难。

汉唐频拓地将帅登坛

绝漠兼天尽,交河荡日寒。

不知大宛马,曾复到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伐(bó fá)的意思:指对弱小的敌人进行进攻或打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大宛(dà yuān)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兼天(jiān tiān)的意思:同时担任多个重要职责

将帅(jiāng shuài)的意思:将帅是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人。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拓地(tuò dì)的意思:开拓新的领域或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宛马(wǎn mǎ)的意思:形容马儿行走时姿态优美、轻盈而柔和。

中策(zhōng cè)的意思:中策指的是明智而高明的计策或策略。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大宛马(dà yuān mǎ)的意思:形容马的体型大而健壮,也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有感》,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军事策略和战争历史的深沉感慨。首句“薄伐元中策”暗示了对高明战略的追求,但又暗示这种策略并非易得。接下来的“论兵自古难”强调了自古以来军事谋略的复杂与艰难。

诗人以汉唐两代为例,提及他们通过频繁的征战扩展疆域,将领们多次登上指挥战争的高位,展现了历史上的辉煌。“绝漠兼天尽,交河荡日寒”描绘了边疆辽阔,战场环境的艰苦,寒风凛冽,日光在交河上反射出刺骨的寒冷,渲染了战争的壮烈气氛。

最后两句“不知大宛马,曾复到长安”,借大宛马(西域良马)的历史典故,寓意这些英勇的将领们的功绩是否能像大宛马一样,长久地影响并到达中原的都城长安。这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也寓含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英雄的缅怀,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军事智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四

雨浥缃桃特地鲜。春娇浓发镜台前。

含羞含恨不能言。

如此风流天赋与,暂时惜别总潸然。

郎情认取枕函边。

(0)

忆旧游.过大佛寺黄梅伯读书处,同六禾

看铜仙泪冷,黑子灰飞,才过僧寮。

便似山河渺,听黄垆俊语,淡酒须浇。

片红漫点花信,来去锦尘抛。

甚彩笔空题,华年枉度,风景非遥。诗瓢。

趁流水,想梦雨春痕,烟翠都飘。

未识愁多少,放高歌闲地,何似西樵。

故人唤起深恨,空手鹤声招。

但掩户惊沙,丹青粉壁犹故朝。

(0)

疏帘淡月.菊影,同六禾赋

蜂黄枕印。带烛底霜清,镜奁流韵。

旋整秋裳,看足自怜谁近。

东篱旧约嫌多,分酒钟深,离魂相趁。

彩云归后,避春暗怯,化秋难稳。又谁识茸窗滴粉。

正掩骚偷写,卷帘微困。极目相思,天远欲低鸿阵。

无言淡尽斜阳,恨甚西风,平地催紧。

蓦然忆起,凭高帽落,故人衰鬓。

(0)

虞美人.梦中得“莓苔绿到题诗处”七字,足成之

莓苔绿到题诗处。寂寂莺啼曙。朅来沽酒旧旗亭。

风里柳花如梦不曾醒。尊前人意依然好。

天与声名早。罗衣还有泪痕无。

多少才人零落在江湖。

(0)

三姝媚.六禾见示催柳词,为和一解

鞦韆墙外道。为佳人凝妆,黛蛾羞扫。

采绿汀州,半李婚桃嫁,燕莺频报。

病损腰支,应懒斗、罗裙芳草。

往事销魂,谁挽青春,教伊年少。金缕秋娘歌了。

听翠笛声中,几多情调。

莫是东风,到有时才尽,剪刀难巧。

劝酒光阴,空泪眼、当筵残照。

第一相思无奈,樊姬俊小。

(0)

思帝乡

朝朝花花相映红。钿雀金蝉香阁,绣帷中。

炉篆纱窗云雾,星眼倦朦胧。

望到楼头不见,有归鸿。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