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寺中所见四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太阳升起时,邻居的僧人来讨饭吃。
老者听见钟声响起,便关上了门。
- 注释
- 日出:早晨太阳升起。
邻僧:住在附近的僧人。
乞食:讨饭。
钟鸣:钟声响起。
老叟:年老的男子。
关门:关闭门户。
春宵:春天的夜晚。
净境:洁净清静的环境。
娟娟:明亮的样子。
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明月。
当轩:照在窗户上。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静谧寺院春夜景象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早晨日出时邻近僧人乞食和老者关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净脱俗的境界。
"日出邻僧乞食"一句,勾勒出了寺院清晨的一幕。太阳初升,邻近的僧侣开始他们的乞食活动,这不仅是佛教修行的一部分,也是寺院生活的常态。这里透露出一种平和与自足。
接下来的"钟鸣老叟关门"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空间闭合的情景。钟声鸣响,宣告着时间的推移;而老者关门,则是对寺院生活节奏的一个回应,也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到来。
第三句"谁见春宵净境"中,“春宵”指的是春天的夜晚,而“净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清幽自然界的向往。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景物和谐统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最后"娟娟霁月当轩"更是用来强化这种美好境界的描绘。“娟娟”形容明亮而柔和的月光,而“霁月当轩”则让人想象到那轮明月悬挂于天空,如同一幅自然画卷中最为精致的部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春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和美好自然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