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说三转语颂出示众·其三》
《普说三转语颂出示众·其三》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七言绝句

等闲拈起一机看,顿觉重重海岳昏。

划尔一声轰霹雳木人闻后更谁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海岳(hǎi yuè)的意思:形容山势高大、雄伟壮丽。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禅宗思想中“悟”的深刻内涵。诗中的“等闲拈起一机看”描绘了禅者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触碰到真理的瞬间,这种瞬间的觉醒如同轻轻拿起一件物品,却意外地触及到了宇宙的本质。

“顿觉重重海岳昏”,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了悟道时心灵的震撼,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黯淡,突显了悟道之深邃与重要。这里的“海岳”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深厚的学问,而“昏”字则表达了在悟道前后的巨大反差,即在悟道之前,世界看似清晰明亮,而在悟道之后,原先的表象被揭示为虚幻,真正的本质显露出来,给人以全新的视角和理解。

接下来的“划尔一声轰霹雳”,用雷声的巨响来比喻悟道时心灵的震动,形象地展示了悟道过程中的强烈情感体验。这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声音,更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心灵深处的震撼。

最后,“木人闻后更谁闻”则进一步深化了悟道的独到之处。悟道之人仿佛成为了一个“木人”,对外界的声音不再敏感,因为真正的领悟已经深入内心,无需外界的刺激来确认。这句话暗示了悟道之后的超然状态,即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洞察本质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言语传达给未悟之人,只有亲历者方能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中悟道过程的独特体验,以及悟道之后的超脱境界,富有启发性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菩萨蛮

聘钱两万何妨赠。要偿未必偿难尽。底事一年年。

银河远似天。既为天帝女。婿又天孙许。

何处有离愁。人间忙不休。

(0)

菩萨蛮.七夕

鹊桥早向云中架。银軿近夕帷初下。莫漫说相逢。

一年今夜中。离情知共诉。泣下凄凄露。

明日隔天河。黄姑愁更多。

(0)

南歌子·其四

蕊扑鸦头浅,鬟梳虿尾轻。镜里未分明。

匀残红粉絮,挂帘钉。

(0)

临江仙·其二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不见西湖堤畔柳,弄晴十里依依。

暖风搓动绿烟丝。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

忆昔六桥经凤辇,拟为春暗龙池。

画船维处恣游嬉。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

(0)

翠蟹

嗜蟹何当只自谋,难凭此味悦监州。

双螯独抱炎洲翠,吕亢图中未解收。

(0)

自西云归甘泉雨中马上次韵元默

积雨饥鹰下啄泥,幽禽独自向人啼。

畏途百转逢危阪,着脚人间未可低。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