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补衲(bǔ nà)的意思:指修补衣物,比喻补救过失或修复缺陷。
餐霞(cān xiá)的意思:指在高山之上吃饭,形容人居高临下,享受高尚的待遇。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青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山水或景色迷蒙、朦胧。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天界(tiān jiè)的意思:指天空之上的世界,有时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理想的境地。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云层(yún céng)的意思:指云彩堆积的层层叠叠,形容云朵密布的景象。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潘孟骧等人游览白云山的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清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首句“闲披青霭霭”,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其上白云层”则进一步渲染了云雾之上的神秘与高远。接下来,“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表达了诗人探访仙侣与僧人的愿望,以及在旅途中意外相遇的情景,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人文气息。
“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和谐。诗人通过烹茶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杖借石间藤”则体现了行走在山林间的自由与自在。
最后,“颇尽诸天界,前峰异日登”,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未来挑战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未来的态度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