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刃(bái rèn)的意思:用刀剑等尖锐武器进行战斗。
别路(bié lù)的意思:指与他人的道路分别,各自走不同的路。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恩顾(ēn gù)的意思:指受到他人的恩惠和照顾。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恋(huái liàn)的意思: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和追忆。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将指(jiāng zhǐ)的意思:将指是一个表示责备或批评的成语,意思是指责或责备别人。
立功(lì gō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事务中取得重大成就或有显著贡献。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嫖姚(piáo yáo)的意思:指男女私通、通奸。
千夫(qiān fū)的意思:形容人多势众,众多的人群。
驱鸡(qū jī)的意思: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解决问题,也指用不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儒家(rú jiā)的意思:指儒家学派,即儒家思想、文化和学说。
如已(rú yǐ)的意思:如同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一样,表示事情已经不可改变或回头。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时贵(shí guì)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中具有重要地位或价值。
输忠(shū zhōng)的意思:指因为忠诚而受到失败或损失。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望阙(wàng quē)的意思:望着空着的山峰或高楼,形容心中失望或感到空虚。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英豪(yīng háo)的意思:指英勇的豪杰,形容英雄的气概和品质。
遭时(zāo shí)的意思:遭受不幸的时刻或时期
指挥(zhǐ huī)的意思:指挥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指示、调度和协调来组织和引导工作或行动。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燕赵风(yān zhào fēng)的意思:指燕赵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格。
- 注释
- 礼乐:古代的礼节和音乐,代表儒家文化。
儒家子:儒家学派的弟子,指有教养的人。
燕赵:古国名,这里指代北方地区,多出英雄。
驱鸡尝理邑:以牧鸡比喻治理地方事务。
白刃千夫辟:形容武艺高强,能抵挡众多敌人。
黄金四海同:财富遍布天下,极言富有。
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封号,这里指勇猛的将领。
魏帝: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君主。
旧台:古代帝王的遗迹,象征过去的辉煌。
望阙:遥望朝廷,表达对国家的思念。
遭时贵立功:遇到好时机,重视建立功勋。
万方:指全国各地。
输忠:向朝廷尽忠,奉献忠诚。
- 翻译
- 遵循礼乐的儒家子弟,拥有英豪之气的燕赵之地。
曾经治理乡邑如同牧鸡,后来却投身军旅驰骋疆场。
在战场上能抵挡千军万马,财富可与四海相比肩。
作为勇猛的将领受到宠爱,指挥着众将士作战。
离别之路满目凄凉芳草,归心似箭伴随远飞的大雁。
邺城中新的骑兵充斥,魏帝的旧台已成空壳。
遥望宫阙应会心生怀念,生逢其时贵在建功立业。
天下虽已平定,但何处还能献出忠诚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辞别友人,赴任相州的壮丽画面。开篇即以“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展现了古典文化与边塞英雄气概的结合,既有文人的修养,又不失武人的豪迈。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将军日常训练和军旅生活的忙碌与紧张。这里的“理邑”指的是治理地方,表明将军不仅武力过人,更有治国安邦之才。
接下来的“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则是对将军威猛和国家财富统一的赞颂。白刃代表了军队的锋利与力量,而黄金四海同,则象征着国力强盛、疆土广阔。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表现了将军对手下兵士的关怀以及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这里的“嫖姚”形容将军宽厚仁爱,而“诸将”则是对其统帅才能的肯定。
诗人随后写道:“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此处表达了将军离别之时,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和内心深藏的思念。芳草与塞鸿都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对故土和家人的思念。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对比。邺城作为古都,新骑满表示新的军事力量,而“魏帝旧台空”则是对过往历史的缅怀和现在遗迹的凄凉。
紧接着,“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表达了将军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珍惜立功报效的志向。望阙是对宫阙的眺望,而“遭时贵立功”则是身处乱世,立功报国的重要性。
最终,“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展现了将军在纷扰世界中的内心平静和对国家忠诚之情。万方虽动荡,但将军的心志如一,坚定不移。何处欲输忠,是对自己忠诚之心的自问,表明无论身处何地,都愿意为国尽忠。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辞别赴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边塞生活、国家大义和个人忠诚的情感流露,是一篇集豪迈与深情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