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庵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拙庵赞》由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禅宗思想,表达了对修行者在修道过程中的谦逊与努力的赞美。
“读旁行,倚松立。” 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修行场景,一位修行者在松树下静坐阅读,旁观世间百态,内心却能保持宁静,不受外界干扰。这反映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专注与内心的平和。
“义不精,字不识。” 这句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意。它强调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更注重理解事物的本质(义)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字)。真正的智慧在于领悟事物的深层意义,而不是拘泥于文字的解释。
“海涌云兴追不及。” 最后一句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修行之路的深远与广阔。海浪翻涌,云层聚集,这些动态的自然现象难以被完全理解和把握,象征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总有新的发现和领悟等待着他们,永无止境。
整体而言,《拙庵赞》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提升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谦逊、专注与不懈探索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
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
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
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
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
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同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送弟禹臣
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
去年相见枣花开,今年相别枣实好。
枣实未剥风莫吹,我鬓愁多似蓬葆。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忆昔共归江上初,对饮芦洲月如缟。
半夜鱼跳镜破光,万事?然何足道。
自此重经二十秋,不改青青岸旁草。